IT之家 前天 09:58
中国团队攻克钙钛矿规模化生产难题,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企业和高校团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涂层革新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平方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核心在于三维层流风场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大面积均匀结晶的难题。通过旋涂与真空闪蒸工艺的协同,实现了对干燥过程的精准控制。实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在0.79m²的组件面积上,薄膜厚度波动小于3微米,残留溶剂减少90%,10年功率衰减率控制在10%以内。首条百兆瓦级量产线良率达98.5%,0.79㎡标准组件功率输出达118W,商业电站发电量显著提升。

💨 三维层流风场技术:该技术是此次研究的核心突破,它相当于在涂有钙钛矿溶液的玻璃基板上设置了一个精密设计的“抽油烟机”。通过旋涂工艺与真空闪蒸工艺的协同作用,让气流平稳、定向地掠过基板表面,实现干燥过程的精准控制,解决了钙钛矿薄膜大面积均匀结晶的技术难题。

📐 薄膜厚度与溶剂残留:在0.79m²的组件面积上,钙钛矿薄膜厚度波动小于3微米;生产过程中残留溶剂减少90%。这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钙钛矿薄膜的均匀性和纯度,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 功率衰减与发电量:经户外实证推算,组件10年功率衰减率控制在10%以内。基于该技术建设的500千瓦级钙钛矿商业电站,单位装机容量等效满发时长较晶硅组件高29%,高温季发电量较晶硅组件多31.9%。

🏭 生产良率与组件功率:基于该技术建设的首条百兆瓦级量产线目前良率达98.5%,0.79㎡标准组件功率输出达118W。高良率和高功率输出,表明该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具有可行性。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我国企业和高校创新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的涂层革新技术,实现了平方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推动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该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开发出三维层流风场技术,成功解决了钙钛矿薄膜大面积均匀结晶的技术难题。

杭州纤纳光电首席技术官、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颜步一介绍称:这项技术相当于在涂有钙钛矿溶液的玻璃基板上设置了一个精密设计的“抽油烟机”。通过旋涂工艺与真空闪蒸工艺的协同作用,让气流平稳、定向地掠过基板表面,实现干燥过程的精准控制。

数据显示:在 0.79m² 的组件面积上钙钛矿薄膜厚度波动小于 3 微米;生产过程中残留溶剂减少 90%。经户外实证推算,组件 10 年功率衰减率控制在 10% 以内。

基于该技术建设的首条百兆瓦级量产线目前良率达 98.5%,0.79㎡标准组件功率输出达 118W。在此基础上建设的 500 千瓦级钙钛矿商业电站,单位装机容量等效满发时长较晶硅组件高 29%,高温季发电量较晶硅组件多 31.9%。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今日发表在《科学》上,IT之家附论文地址: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5001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钙钛矿电池 太阳能 技术突破 规模化生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