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5月23日 09:07
中国科学家领衔!彻底打破这一传统技术局限。近日,上海理工大学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在庄松林院士指导下,由张大伟教授领衔,联合美国杜克大学团队,在仿生视觉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理工大学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在庄松林院士和张大伟教授的带领下,联合美国杜克大学团队,在仿生视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借鉴节肢动物复眼的结构特点,设计出一套0.8立方厘米的仿生视觉系统,实现了百万像素级的全彩超大视野高清成像。更重要的是,团队通过AI技术赋予系统“理解”能力,构建了多级架构的视觉处理模型,实现了全景图像高清重构、多目标定位识别及三维跟踪等复杂任务,从而打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为微观世界观测与高端仪器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 传统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受限于复杂的三维结构和有限的空间解析能力,导致“马赛克式模糊成像”。

🐞 研究团队通过深度仿生节肢动物复眼的结构特点及信息处理方式,模拟昆虫复眼结构,设计了0.8立方厘米的仿生视觉系统。

🖼️ 该系统实现了百万像素级的全彩超大视野(165°×360°)高清成像。

🤖 团队通过AI技术,构建了多级架构的视觉处理模型,赋予系统“理解”能力,能够进行全景图像高清重构、多目标定位、目标识别及三维跟踪等复杂任务。

中国科学家领衔!彻底打破这一传统技术局限。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在庄松林院士指导下,由张大伟教授领衔,联合美国杜克大学团队,在仿生视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5月22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虫眼看世界:AI赋能仿生视觉高分辨多任务成像”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进展》并荣登封面,为微观世界观测与高端仪器研发开辟全新路径。受访单位供图

传统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因其复杂的三维结构、有限的空间解析能力,始终受困于“马赛克式模糊成像”的技术瓶颈。此次研究团队的创新突破,源于对节肢动物复眼的结构特点及信息处理方式的深度仿生。昆虫通过成百上千个“子眼”协同工作,实现对复杂环境的即时响应。研究团队模拟这一结构,设计出一套0.8立方厘米的仿生视觉系统,实现了百万像素级的全彩超大视野(165°×360°)高清成像,更通过AI技术赋予系统“理解”能力。团队通过深度学习构建了一套多级架构的视觉处理模型,能够开展全景图像高清重构、大视野中多目标定位、目标识别、多目标定位识别及三维跟踪等复杂任务,让“仿生视觉”真正具备了“看清”“看懂”的能力,从而彻底打破传统技术局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仿生视觉 AI 成像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 科学进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