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前天 03:27
[要 闻] 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版上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科大讯飞等单位,发布了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版本。这是我国化工行业首个大模型,已应用于40余家化工企业、设计院和高校,旨在加速化工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进程。该模型通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革新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规划方式。2.0 Pro版本在保持700亿参数规模的基础上,大幅扩展了上下文长度,并在催化剂性质、换热、设备、安全等核心维度上提升了问答准确率。团队正构建化工数据中心和知识底座,预计今年发布智能化工大模型3.0。

🚀 **行业首创**:智能化工大模型是我国化工行业首个大模型,由大连化物所联合科大讯飞等单位研发,已在多家企业和高校应用,推动化工新技术快速落地。

💡 **技术革新**:该模型可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革新化工新技术开发模式,打破传统化工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需耗时十余年的瓶颈。

📈 **性能提升**: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在保持700亿参数规模的基础上,大幅扩展上下文长度,并在催化剂性质、换热、设备、安全等十大核心维度上显著提升问答准确率。

📚 **未来展望**:团队正着力构建化工数据中心和知识底座,打造全链条数据的化工知识库,并计划于今年发布智能化工大模型3.0。

    科技日报大连5月21日电 (记者张蕴)21日,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和科大讯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版本。作为我国化工行业首个大模型,智能化工大模型已应用在40余家化工企业、设计院和高校,我国化工行业将实现新技术“从实验室一步到工厂”。

    传统化工行业新技术开发通常须经过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性试验和工业示范等逐级放大过程,一般需10年以上才能建成工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介绍,智能化工大模型可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推动化工新技术开发加速,实现技术成果应用与产业规划方式的革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副部长叶茂说,2024年3月,大连化物所开发了智能化工大模型1.0版本,可实现化工知识的快速检索及化工工艺流程的自主设计和优化。同年11月,大连化物所联合科大讯飞等单位共同开发并发布了智能化工大模型2.0版,为化工新技术研发带来了全新思路与方法。

    “此次上线的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功能升级,在保持700亿参数规模的基础上,上下文长度大幅扩展。性能评测方面,智能化工大模型2.0 Pro在催化剂性质、换热、设备、安全等十大化工核心维度上的平均问答准确率有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在化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李鑫介绍。

    据了解,目前团队正在着力构建化工数据中心和知识底座,预期将建起全链条数据的化工知识底座,智能化工大模型3.0也将于今年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能化工大模型 大连化物所 科大讯飞 化工技术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