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创投新政, 4000亿基金管理规模目标,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单一国资出资比例可提高至70%……
2025年的中国创投市场,正经历着从 “寒冬” 到 “复苏” 的关键转折。
在募资难、退出难的双重压力下,政策驱动与市场自我调节的共振效应愈发显著。据FOFWEEKLY数据显示,机构LP持续回升,4月的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23%,较之去年同期增长38%。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加速扩容,据我们观察,仅4月份就有江苏、湖北、贵州、浙江等多地母基金宣布设立或招GP,涉及母基金数量超30支。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密集探索国资容错。近期,四川也正式吹响西南地区创投“集结号”,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出4000亿基金管理规模目标,取消注册地、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等利好政策,打造全国创投高地。
打造全国创投高地
5月19日,四川省发布《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明确提出到2030年年末力争全省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达到500家管理基金,管理基金达到2000只,基金管理规模达到4000亿,打造全国创业投资高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政策被视为四川在科技金融领域的一次“系统作战”,直指行业“募投管退”四大痛点:
募资端:从让利加大出资力度等多方着手。措施提出,支持四川省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会同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宜宾市等经济体量较大市的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允许基金出资不与基金注册地挂钩,建立出资地与注册地收益分享机制,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对重点产业领域设立的子基金,鼓励项目承载地的产业基金主动参与出资;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鼓励各级国资加大配资力度,单一国资对创业投资基金的出资比例可提高至70%,特殊情况下允许国资、财政出资部分先行设立运行。优化各级国资联动决策机制,提高出资决策效率,鼓励共享使用尽职调查信息。
投资端:通过搭建创业投资机构与在川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创新中心等对接平台,充分挖掘优质产业项目、成果转化项目资源,进一步拓宽机构与项目、“线上+线下”的对接路径,有效缓解“接不上”问题。
管理端:松绑基金考核,着力营造敢投愿投氛围。从提高投资损失容忍率、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松绑创投基金考核,明确“鼓励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根据企业技术领先性和基本面放宽或调整对赌条件”“在投资损失容忍率范围内的,对基金管理人和国有出资人按尽职免责原则处理”等措施。其中,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60%,对于投资种子期企业或未来产业的基金,可进一步提高至80%,单个企业(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退出端:通过放宽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存续期要求、扩容组建S基金接续存量投资等方面畅通退出渠道,促进资金良性循环,明确“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参股的创业投资子基金存续期原则上不超过12年,确需延长的可放宽至不超过15年”等措施。
政策“含金量”更体现在激励机制上,为吸引GP落地四川,《措施》还提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奖励机制。包括对贡献突出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高级管理人员,依法依规给予给予税收、医疗、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支持,对机构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给予奖励等举措。
四川省省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惠及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个人及科技创新企业等主体,为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个人等提供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科技创新企业等被投企业提供投后赋能、落地服务保障及投、贷、保、担联动资金支持。
某经济研究人士评价称:“此举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回应了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为GP注入“敢投”底气,为科创项目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创投的西部之春
四川创投市场的快速崛起已不容忽视。
近年来,四川省出资活跃度一直位居前列,尤其是成都、泸州等地,是许多创投机构的热门目的地。
今年以来,从母基金出资层面来看,四川依然保持活跃速度。5月16日,乐山市发布600亿产业投资基金群。年初以来,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四川省先进制造投资引导基金等多只母基金纷纷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人。此外,3月份,四川首只国家科创母基金也宣布落地。
今年初以来,四川LP出资生态呈现多元活跃态势,不仅有四川发展等国资LP,海底捞、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基金、川大校友同创投资等产业和公共型LP也密集出资。
当前的四川创投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成都在中国西部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对于GP来说,四川不仅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投资市场,更是一个可以深耕细作的产业高地。
一直以来,引导基金因相对复杂的决策流程、返投比例、属地化注册限制等要求,始终是GP募资时的痛点。
不过这两年,行业风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多地引导及基金开始探索市场化改革。而此次,四川不仅给出明确的容亏机制,出资比例方面也有新的整,同时创新性的打破基金注册地和返投比例,全力打造创投新热土,为机构注入“敢投”底气,可谓诚意十足。
未来,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将为创投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今年以来,一级市场久违地热闹了起来。政策松绑与市场回暖形成共振,LP出资按下加速键,为行业带来一系列积极变化。
不止是四川,湖北、福建等地接连推出“王炸级”政策,允许国资基金高亏损容忍率等,以制度创新重塑创投生态。
年初以来,一级市场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的共振中焕发新机,随着各地政策的密集落地,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活力。
一级市场的春天终将会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OFWEEKLY”,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