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Roy-Royal,(https://xueqiu.com/5596166442/296724016)
我是在上次“价值投资”盛行的末期开始用雪球的,那时候特别红的“价值大师”随后90%以上几乎销声匿迹,大部分几乎抹掉了前面的收益,高杠杆的就更惨了,爆仓欠债的也有听闻。这次“中特估”的盛宴也出了一批“大师”,风头最劲的是 his1963, 很愿意表达,也善于表达,风格酸刻。让人有点意外的是,作为一个步入老年的年龄,整天喊打喊杀,据他自己说是大胆地在中远海控上下杠杆,想必收益巨大。据他自己称自有资金已经过亿,还这么热衷重磅杠杆,也非常让人意外。最近海控有调整,据他自己说又上了杠杆。我不知道作为一位很有投资经验的老人他会不会适时调整。中国短暂的股票历史也好,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历史也好,从没有一个板块的行情是可以永涨不跌的,通常的规律是,无论再有价值的板块,也都是上涨越凶回调越狠。中特估会涨多久,不知道。这取决于国家队的意愿,成份股票的业绩走向,以及跟风盘。石油煤炭金属行业我不是特别了解,不敢妄言,似乎既有很有力的支撑因素也有很关键的不利因素,但银行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一季度各大银行连续几乎几十年的净利润增长嘎然而止,没有一家是增长的,二季度只会更糟不会更好。中国银行的房贷具有世界上几乎最苛刻的霸王条款,占尽好处,这些大行,要死掉也许不容易,但他们很愿意放贷的房地产项目已经是落水乱抓的一双双手,私企在银行势利的眼光里也很难贷到款,况且私企的生存环境越加艰难,这些银行只有“中特估内循环”能让他们感到放心安全。中国经济如果只靠“中特估”,那可想而知。中国大银行的盈利前景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中特估”重回“m年下跌+n年不涨”的主旋律时,这些“大师”们的境况是什么样,不知道,但历史尽管每次不同,大体上却极为相似。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恒生指数(HKHSI)$ $深证成指(SZ3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