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前天 18:14
[国新证券股份]大消费板块央企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分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行业分化明显,大消费板块逐步复苏。虽然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小幅下跌,但万得大消费指数逆势上涨。大消费央企整体业绩表现良好,多数公司实现盈利,但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文章分析了消费板块的政策支持,并提出投资建议,包括关注绿色智能家电、文旅健康标的以及技术驱动的国潮创新企业。同时,文章也提示了终端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等风险因素。

📈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大消费板块呈现复苏态势。万得大消费指数上涨2.18%,跑赢沪深300指数3.39个百分点。行业内部表现分化,家用电器和社会服务表现较好,而农林牧渔、纺织服饰等板块则有所下跌。

🏢 大消费央企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强。2024年,31家公司中有24家盈利,占比77.42%。但2024年大消费央企实现利润总额73.60亿元,同比下降55.85%,净资产收益率为1.97%,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

💡 政策支持对消费有积极拉动作用。中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 消费结构正从商品向服务领域迁移,文旅、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增长空间广阔。

⚠️ 投资建议关注三大主线。包括政策确定性强的绿色智能家电、服务消费扩容受益的文旅健康标的以及技术驱动的国潮创新企业。同时,文章也提示了终端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等风险因素。

📉 2025年一季度,大消费板块央企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占行业比例分别为5.93%和2.16%,营收占比下行而利润占比上行。总资产和净资产占行业比例分别为4.82%和4.62%,总资产占比下行而净资产占比上行。

  行情回顾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行业分化较为明显,大消费板块逐步恢复。一季度上证指数小幅下跌0.48%,沪深300指数下跌1.21%,万得大消费指数上涨2.18%,跑赢沪深300指数3.39个百分点。一季度A股市场各行业均实现上涨,有色金属、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居前,大消费板块中家用电器(4.38%)、社会服务(4.32%)跑赢大盘,而农林牧渔(-0.87%)、纺织服饰(-0.90%)、食品饮料(-1.17%)、轻工制造(-1.70)和商贸零售(-8.22%)收跌。虽然大盘行情有所回暖,但消费板块景气度仍待恢复,后续消费端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带动需求上行。   大消费央企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2024年,31家大消费央企上市公司中,24家公司盈利,占比77.42%。大消费板块央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为10家,占比为32.2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公司为12家,占比为38.71%。2025年一季度,31家大消费央企上市公司中,23家公司盈利,占比74.19%。归母净利润最高的公司为中国中免。   大消费央企一利五率   2024年,31家大消费板块央企合计实现利润总额73.60亿元,同比下降55.85%,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为51.49%,同比上行1个百分点,营业收现率为106.86%,同比下行2.43个百分点。2024年,大消费央企净资产收益率为1.97%,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大消费央企劳动生产率为347.86万元/人,同比下降1.51%。   大消费板块央企产业控制力   包含家用电器(申万)、农林牧渔(申万)、食品饮料(申万)、纺织服装(申万)、轻工制造(申万)、社会服务(申万)和商贸零售(申万)七个行业的大消费板块央企上市公司共31家,占申万行业央企的比例为7.8%。2024年,大消费板块央企实现营业收入4532.32亿元,占申万行业的比例为6.98%,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27亿元,占申万行业的比例为0.40%。总资产、净资产和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4.75%、4.71%和3.25%。   2025年一季度,大消费板块央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5.16亿元,同比下降11.67%,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2.70亿元,同比下降3.12%。大消费板块央企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占行业比例分别为5.93%和2.16%,与2024年相比,营收占比下行而利润占比上行。大消费板块央企总资产和净资产占行业比例分别为4.82%和4.62%,总资产占比下行而净资产占比上行。   投资建议   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稳增长压力与外部需求承压的背景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成为政策发力的核心方向。从政策工具箱来看,中央层面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以旧换新;地方政府更多以发放消费券为主要方式来激活区域消费潜力。需关注政策红利对消费的拉动效应。   对外需可能走弱的预期,消费的结构性机会正在从商品向服务领域迁移。商品消费方面,智能家居设备、功能性食品等升级品类维持较高增速,但传统大宗商品增长已接近饱和,而文旅、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的增量空间更为广阔。同时,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迭代正在重塑消费图景,AI技术渗透已从生产端延伸至消费端,潮玩品类复购率也在提升。   破解居民“增收减负”难题成为消费持续复苏的关键。当前政策组合拳已初见成效:存量房贷利率和消费贷利率下调、生育补贴、失业保险扩围等机制正在改善居民预期。但财产性收入修复仍显滞后,占比较高住房资产仍低位徘徊。居民储蓄率处于高位,显示预防性储蓄动机仍较强。建议沿三条主线布局:一是政策确定性强的绿色智能家电;二是服务消费扩容受益的文旅健康标的;三是技术驱动的国潮创新企业。同时需关注居民收入增速与政策落地节奏的匹配度。   风险提示   1、终端消费需求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格局恶化;3、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4、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消费 A股 投资策略 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