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前天 12:39
制造业回流真能实现?美国消费者缺乏购买热情 海外顾客纷纷抵制美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特朗普政府力推“美国制造”,试图通过关税吸引制造业回流,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海外市场因民族主义情绪抵制美国货,国内消费者对“美国制造”的兴趣也仅限于好奇,并未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即使美国企业有意回迁,高昂的生产成本和缺失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也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淋浴喷头的销售数据揭示了“美国制造”面临的困境,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地并不敏感,而价格才是关键因素。

🌍海外市场抵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海外民族主义浪潮,消费者抵制美国商品,导致“美国制造”产品在加拿大、韩国、日本等主要市场销售疲软。

🔍国内需求不足:美国国内消费者对“美国制造”的搜索量增加,但购买意愿并未随之提升。消费者更多只是出于好奇,而非真正愿意购买美国制造的商品。

💰成本难题:即使有意回迁,美国企业也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例如,福特汽车若将所有业务迁回美国,每辆汽车的售价将超过5万美元,失去市场竞争力。

⛓️供应链缺失:美国本土制造业面临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即使是淋浴喷头这样的简单产品,也难以在美国本土找到完整的供应链,导致海外制造成为必然选择。


财联社5月19日讯(编辑 马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强推关税政策,其中一个目的就在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然而美国国内对实现这一目标相当悲观。

美国鞋类生产商Oka Brands的首席执行官Pepper Harward表示,没有人想要美国制造了。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市场都表现疲软,而这些市场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源地。除此之外,美国国内市场也只是勉强支撑。

对他来说,一个非常致命的现实是,由于特朗普关税在海外多国引发了抗议,包括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在内的消费者正在掀起一场民族主义浪潮,抵制美国货逐步升温。这让“美国制造”的口号变得缺少支撑。

即使贸易紧张局势现在略有缓解,美国企业仍担忧美国形象受损将削弱产品的需求前景,且这一恶果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完全消除。

Haward还指出,早些时候中美局势更紧张的情况下,很多客户找到他希望合作,但这些商业机会很少能真正转化为持久的合作关系。当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到30%后,人们瞬间对他没那么感兴趣了,市场已经在讨论怎么适应新常态了。

美国顾客也没兴趣

海外市场不买单的同时,美国本土市场对美国制造的热情也十分欠奉。

亚马逊卖家咨询服务商Jason Boyce则表示,本月“美国制造”的搜索量较去年增加了五倍,然而这种好奇心并未转为购买动力。他认为实际上购买美国制造商品的客户群体不会再扩大,至少目前没有这种迹象。

电商服务机构SmartScout创始人Scott Needham给出了另一个解释,消费者可能只是想看看哪些东西确实是美国制造的,但不是为了购买,而是为了确定哪些东西可以从美国买到。

一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淋浴喷头销售商指出,在他的网站上,客户可以自由选择129美元的亚洲制造淋浴喷头,或者价格高出约100美元的美国产型号。现实是,成交的600多单中没有一款美国喷头。

该销售商指出,他预期亚洲制造的喷头会获胜,但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压倒性的局面。

美国经销商Ace Hardware的采购员也曾经与美国喷头制造商Rick Whedon讨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美国消费者根本不关心产品的产地。

另一个现实是,即使是淋浴喷头要在美国本土制造,也需要整合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而现在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在美国越来越难找到,这让海外制造或者采购成为几乎必然的事情。

美国企业内也深谙特朗普的风格,指出想要把制造业带回美国就必须重建整个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工人的生态系统,但消费者和特朗普显然都不会有这个耐心。

淋浴喷头只是一个小而不关键的产品,但它已经折射出了很多事实。

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 USA合伙人Martin French在探讨美国制造汽车问题时指出,即使征收部分关税,一些已转移到海外的零部件在海外大规模生产仍然比在美国更便宜。

福特则表示,该公司可以将所有业务都转回到美国,但这样每辆汽车的价格就必须超过5万美元,这让该公司几乎无法在竞争中生存。而现在这变成所有美国公司必须权衡的事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国制造 关税政策 制造业回流 消费意愿 供应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