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前天 09:41
我所喜欢的三件东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对舒适空间、设计精良的包包以及小巧相机这三样“喜欢”的物品的热爱,并阐述了这些爱好如何构成了他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他详细描述了在北京、东京、台北和深圳等地的空间体验,分享了对不同品牌包包的收藏心得,以及对轻便相机记录生活瞬间的喜爱。文章最后强调,这些爱好是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值得认真对待和投入。

🏙️ 作者钟爱舒适的空间,例如北京的侨福芳草地、颐堤港,以及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和台北敦南诚品书店。他认为这些空间的设计、氛围和提供的体验,能带来放松和启发。

🎒 作者对包包的喜爱达到了“收藏”的程度,拥有各种品牌和款式的包包,包括TIMBUK2、吉田Porter和小鹰(Osprey)。他认为,为不同用途收藏包包是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

📸 作者喜欢小巧而强大的相机,如理光GR系列、富士X100V、奥林巴斯OM-3、徕卡Q3和富士GFX100 RF。他认为用相机记录生活比手机拍摄更生动、丰富。

💖 作者认为这些“喜欢”构成了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是他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他鼓励读者认真对待自己的爱好,并投入时间和金钱,以此来认可和庆祝自己的人生。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5-19 07:03 上海

它们既是个人的喜好,也是我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

「配图摄影 by 张辉」

我有三件特别喜欢的东西:舒适的空间、设计精良的包包,以及小巧而强大的相机。

先从舒适的空间聊起。

在北京,我最喜欢的空间是侨福芳草地。它的设计与众不同,没有被密密麻麻的商铺填满,而是拥有一个贯穿整个建筑的中央大厅,一楼直通顶层。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尊佛像,通过巧妙设计,呈现出「佛光普照」的静谧效果,给人一种哲学的、安静的空间感。

侨福芳草地不仅有商业品牌,更珍贵的是大量的艺术展品,比如顶层的雕塑和艺术收藏馆。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专程过去感受一下它独特的气息,那里甚至有一种特别的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令人感到非常放松。虽然近一两年客流似乎有所减少,不知是否与其创始人的离世有无关系,但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空间是北京的颐堤港。它整体布局错落有致,中庭宽敞且富有层次感,留白的设计让人觉得特别舒服,而不是被商业元素占满。

说到国外,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前我读过创始人的书,但真正走进代官山店后,依然感到震撼。虽然语言的原因让我无法深入阅读许多书籍,但我在摄影书区待了很久,翻阅了许多日本摄影师的影集,甚至买了几本回来。那里空间的宁静感、以及那些专注阅读的年轻人,让我至今难忘。

类似的体验,我还曾在台北敦南诚品书店感受过。那是十五年前,我去台北出差,晚上总会抽空去那里看看书。当时敦南诚品24小时营业,书店角落里随处可见坐在地上专注阅读,忘记时间的年轻人,有几个女孩长发飘飘,穿着裙子,随意坐在地上,深夜中那种美好的氛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最近去深圳,一个商场(具体名字记不清了)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一进去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和舒适感,那种氛围是我最近几年在北京的商场里很少体验到的。身边的同事也表示有同样的感受,这让我开始思考,或许不同的城市真的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气质和空间设计,像深圳这样的充满活力的购物空间,还要多来看看。

再聊聊包。我对包的喜爱,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收藏」的程度。一开始是因为同事背的一款单肩包引起我的兴趣,得知是旧金山的TIMBUK2品牌后,我在一次出差中毫不犹豫地买了五六个。不过后来发现单肩包用起来机会不多,反倒是最近拿出几款双肩包开始频繁使用,发现非常实用。

另一个我钟情的品牌是吉田Porter,以前主要在日本购买,陆续也买了不少单肩包。最近对双肩包情有独钟,入手了北欧品牌「小鹰」(Osprey)的双肩包。这款包的背负系统特别好,背部镂空透气,夏天背起来非常舒适。上周和同事们爬山时,尽管出了一身汗,但背部依然清爽,感受特别棒。

我家里各种各样的包大概有二三十个,有些实在用不上准备送人或者闲鱼出掉,但更多的包,每个都有它自己的用途。现在在小红书上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像我一样「一个包一个用途」地收藏,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值得去投入和享受。

最后聊聊相机。相机对我而言不仅是工具,更像是生活中的陪伴者。我并不喜欢笨重的设备,更倾向于小巧而强大的机型。理光的GR系列是我的最爱,从GRD II到GR1、GR2、GR3,我都买过。此外,我还拥有富士X100V、奥林巴斯OM-3、徕卡Q3(43毫米)以及富士GFX100 RF这些相对轻便的专业相机。我喜欢它们既强大又便携,随时能够记录生活的精彩。

现在无论是出差还是日常通勤,我都会带着相机。虽然未必能拍出惊艳的作品,但总觉得用相机记录下来的瞬间,比起用手机拍摄更加生动、丰富。

回头看,这三件东西看似毫无关系,但其实共同体现了我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它们既是个人的喜好,也是我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以前我曾对这些爱好有过犹豫,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在浪费钱。但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清楚,这些「喜欢」正是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也是我了解自己、表达自己、认可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偏好,这些偏好或许不会被所有人理解,但只要我们真正热爱,就值得认真对待和投入。我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和鼓励,也是生活中最纯粹的快乐所在。而我们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在自己的爱好上投入金钱和时间,这是对自己人生的认可和庆祝。让我们知道,这个仅活一次的人生,是非常值得的!

相关文章:如何记录生活,才更有价值?上一篇:警惕陷入「受挫—自我怀疑—放弃」的死循环


今天分享的语音是对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的解读。

我所喜欢的这三种物品,在我看来,就是我生活中的「良质」。良质的概念来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我多次看过这本书,每次看,就会觉得自己距离书中的核心概念「良质」更近一些,内心更加宁静一些。

希望你也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或者收听我关于这本书的解读语音,越发接近你的「良质」,离你所喜欢的生活越来越近,收获你内心的宁静。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空间 包包 相机 生活方式 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