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5月16日 20:59
超10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完成科创债发行 拓宽资金来源健全退出渠道仍是“痛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旨在构建适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强化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其中,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成为重点。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科技创新债券上线后,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发行金额约200亿元。政策明确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行科创债进行股权转换,使得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分析指出,科创债融资成本大幅降低,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融资灵活度提升,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引入资金活水。

🚀 政策背景: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旨在构建适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强化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重点在于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和健全退出渠道。

💰 科创债发行:自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多家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发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为科创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 退出渠道多元化:政策明确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行科创债进行股权转换,创新设计使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更加多元、通畅。

📉 融资成本降低:科创债发行使得不少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的融资成本大幅下降,例如,某公司发行的科创债票面利率低至2.5%,另一家公司发行的3年期票面利率低至1.92%,创史上最低融资成本。

🔄 资金灵活度提升:将科创债用途拓宽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股权投资机构的科创资金使用灵活度,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引入资金活水。


财联社5月16日讯(编辑 李响)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旨在构建适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强化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其中在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方面,《政策举措》明确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等多项内容。

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称,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发行人已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

业内人士指出,股权投资退出环节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收回以及增值的实现,是整个投资最重要的一环,近期政策明确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行科创债进行股权转换的创新设计,使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加通畅。

分析人士指出,国有资本出资、考核、容错和退出机制应结合整个股权投资基金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已经有不少省市发布政策,适度放开了对项目资产的安全性要求,预计往后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对于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

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所谓私募股权投资(VC/PE),是指向具有高成长性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以期通过IPO或者其他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的资本运作的过程。私募投资者不在于拥有分红和经营被投资企业,而在于最后从企业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从本质上看私募股权投资属于“另类投资”。

从交易商协会披露已完成发行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些特征表现。首先,不少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的成本大幅下降。

如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西科控股)发行的“25西科控股PPN001”,募集资金用于基金出资,投资方向为硬科技重点产业链,发掘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原始创新技术、前端应用研究等重大科技成果,孵化硬科技早期创业企业。在增信措施方面,由浙商银行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票面利率低至2.5%。

又如地方国资委旗下的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元禾控股)发行的“25苏元禾MTN001”,3年期票面利率低至1.92%,创史上最低融资成本。

在分析人士看来,在科创债发行红利下,优化股权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实现多渠道退出仍是关键。

科创债可股权转换退出,私募股权科创资金灵活度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有227家中企实现IPO上市,其中133家上市公司身后有VC/PE机构背景,渗透率为58.50%,渗透率同比再度回落。退出回报率为353.00%,小幅走低,境外IPO占比降至8.00%。

在业内人士看来,退出环节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收回以及增值的实现,是整个投资最重要的一环,从美国成熟市场经验看,历年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中,并购退出的占比始终超过50%,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

不过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期非常长,一般基金封闭的投资期为10年以上,其生命周期曲线前期平缓,风险较高,被业内称为“J曲线”。“在投资人开始出资后的4、5年内,基金的对外投资、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开支的总和往往高于投资项目取得的收益,使得整体净现金流为负,平均需要3-6年才能取得收支平衡”,某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多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采用承诺制,即基金投资人等到基金管理人确定了投资项目以后才根据协议的承诺进行相应的出资,也给投资人退出带来不便。

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尤其是新三板迅猛发展,国内的并购市场、私募基金二级市场S基金活跃度明显提高,叠加近期政策明确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行科创债进行股权转换的创新设计,使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加通畅。

“一直以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只能投向创投基金和政府出资产业基金,此次将用途拓宽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股权投资机构的科创资金使用灵活度,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引入资金活水”,业内人士表示。

交易商协会也表示,科技创新债券为科创领域注入金融“活水”,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股权投资机构通过股权、基金出资等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性资金支持,增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前沿科创领域实力,同时债券获得投资人广泛认可,打开资本市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新格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金融 科创债 股权投资 退出渠道 政策解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