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5月16日 11:4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开发出高性能 10mm 大口径压电 MEMS 快反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的10毫米大口径压电MEMS快反镜。该产品通过双层异构集成技术和晶圆级键合工艺,实现了高精度激光光束的闭环控制,满足了卫星通信对高精度、快速响应和稳定性的需求,为卫星通信终端提供了小型化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该快反镜在光束指向、捕获和跟踪等方面表现出色,具有高指向精度、高工作带宽和高光学质量等优势,未来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该快反镜采用双层异构集成技术和晶圆级键合工艺,具备高线性度超高角度分辨率、快速阶跃响应以及高重复定位精度。

💡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力学定向结构,形成应力集中区域,显著优化了光束控制的精确性。

🔬 针对10毫米大口径镜面动态变形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准静态驱动下最大动态表面形变仅2纳米,满足远距离卫星激光通信对镜面面型的严苛要求。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宣布,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武震宇、助理研究员王栎皓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 10 毫米大口径压电 MEMS(微机电系统)快反镜。

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激光光束闭环控制,可满足激光星间链路对高精度、快速响应与稳定性的需求,为卫星通信终端提供小型化高性能解决方案。

快反镜在卫星激光通信中承担着光束指向、捕获和跟踪等重要作用,具备高指向精度、高工作带宽和高光学质量等一系列极限性能指标。

据介绍,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种 10 毫米大口径压电驱动 MEMS 快反镜。该设计采用双层异构集成技术以及晶圆级键合工艺,器件具备高线性度超高角度分辨率、快速阶跃响应以及高重复定位精度。

在结构设计方面,研究团队创新性引入力学定向结构形成应力集中区域,显著优化了光束控制的精确性。

在性能表征方面,研究团队首次针对 10 毫米大口径镜面动态变形进行表征,在准静态驱动下最大动态表面形变仅 2 纳米,满足远距离卫星激光通信对镜面面型的严苛要求。

研究团队表示,与传统机械快反镜及现有商用 MEMS 快反镜相比,该器件优势显著,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未来将继续针对镜面尺寸、闭环控制以及器件可靠性进行优化研究。

IT之家查询发现,相关研究已于 4 月 29 日发表于《微系统与纳米工程》。

论文地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MEMS快反镜 卫星通信 激光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