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锂、锑、钪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其锂离子传导速率较现有材料提升逾30%,创下新纪录。该成果为固态电池领域带来了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杂志。研究团队通过在晶体结构中构筑特殊间隙,为锂离子迁移提供更顺畅的通道。新材料具备优异的离子/电子传导能力,有望成为电极添加剂的理想候选。此外,新材料还具备热稳定性和规模化制备的潜力,并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该研究成果或将为提升各类功能材料的导电性能开辟新路径。
⚡️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由锂、锑、钪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该材料的锂离子传导速率提升逾30%,创下新纪录,为固态电池领域带来重要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用金属钪部分置换锑化锂中的锂原子,在晶体结构中构筑了特殊间隙(晶格空位),为锂离子迁移提供了更顺畅的通道。
💡新材料具备优异的离子/电子传导能力,被认为是电极添加剂的理想候选材料。尽管还需通过系列测试才能进入实际电池应用,但前景广阔。
🔥新材料不仅具备卓越的热稳定性,还能通过成熟的工艺规模化制备,目前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新材料的设计原理同样适用于锂磷等系统,而此前高性能锂硫材料需要掺杂多种元素。这项突破或将为提升各类功能材料的导电性能开辟新路径。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锂、锑、钪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其锂离子传导速率较现有材料提升逾30%,创下新纪录。这一成果是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能源材料》杂志。
研究团队通过用金属钪部分置换锑化锂中的锂原子,在晶体结构中精准构筑了一种特殊间隙,即晶格空位。这些微观通道如同为锂离子铺设的高速公路,使其迁移更加顺畅迅捷。经其他研究团队交叉验证,新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远超现有材料。
研究团队表示,这种兼具优异离子/电子传导能力的材料,堪称电极添加剂的理想候选。尽管还需通过系列测试才能进入实际电池应用,但团队充满信心。而且,新材料不仅具备卓越的热稳定性,还能通过成熟的工艺规模化制备,目前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材料在设计时虽以锂锑体系为载体,但其原理同样适用于锂磷等系统。此前保持纪录的锂硫材料需掺杂5种额外元素才能实现高性能,而新材料仅需添加钪单质即可。这项基础研究的突破,或将为提升各类功能材料的导电性能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