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Lab 前天 22:43
两款热门 SUV 辅助驾驶大PK,更安全的秘诀是国产芯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对比了领克08 EM-P和比亚迪唐 DM-i两款20万级插混SUV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重点关注国产芯片在其中的应用。领克08 EM-P搭载了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智驾芯片,凭借其本土化优化、双芯片冗余设计以及更精准的感知能力,在辅助驾驶体验上表现更胜一筹。文章还探讨了辅助驾驶功能的细节差异、安全机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强调了驾驶员在智能辅助驾驶中的主体地位。

🚗 领克08 EM-P搭载的华山A1000智驾芯片,是国内首款基于自研车规级核心IP开发的智驾芯片。该芯片内置硬件安全模块,结合国内交通数据训练的算法模型,能更精准识别国内特有的复杂路况,提升主动安全能力。

🧠 领克08 EM-P采用双芯片互为冗余的架构设计,两颗芯片相互监测和验证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另一颗芯片可立即接管,有效降低极端突发情况下的风险。同时,该车还设置了“脱手惩罚机制”,强化车主的安全意识。

🚦 在实际测试中,领克08 EM-P在变道、车道保持和泊车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比亚迪唐 DM-i。这得益于华山A1000芯片的高效数据处理能力和对国内路况的深入理解,使得领克08 EM-P的辅助驾驶体验更加稳当、安全。

💡 文章指出,辅助驾驶功能旨在降低驾驶疲劳、提高安全。国产芯片的崛起为智能辅助驾驶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标准的建立,辅助驾驶功能将在安全性和实用性上取得更大突破,但驾驶员仍需保持对驾驶的主导权。

原创 汪洁 2025-05-14 19:31 上海

国产芯片正为辅助驾驶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售价五位数的车都已经搭载上了高速领航辅助功能。用户越来越多,注重“安全”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由于行业统一标准暂未形成,各大品牌只能“各显神通”,不同的软硬件以及对用车需求不同的理解打造出来的辅助驾驶产品体验也大相径庭。

前不久,我们深度体验了领克08 EM-P和比亚迪唐 DM-i这两款热门 20 万级插混 SUV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这两台车在相同时间跑相同路线时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领克08 EM-P和比亚迪唐 DM-i分别搭载千里浩瀚 H1 和天神之眼 C 方案,算法自研,硬件配置如下:


领克08 EM-P搭载了最新一代亿咖通·天穹Pro计算平台,集成了两颗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1000智驾芯片。

华山A1000芯片是国内首款基于自研车规级核心IP开发的智驾芯片,一方面它在设计时就构建了故障检测与冗余机制,比如芯片内置的硬件安全模块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并在毫秒级时间内响应潜在风险,确保辅助驾驶系统的决策安全。

另一方面,它做了本土化安全优化,结合国内交通数据训练的算法模型,芯片能更精准识别国内特有的复杂路况,例如加塞、非标车道线,提升主动安全能力。

两颗华山A1000智驾芯片的组合,不仅算力更高,同时还是互为冗余的双套系统和安全岛校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安全备份,能有效降低极端突发情况下的风险。


比亚迪唐 DM-i虽然系统整体算力相比领克08 EM-P略微逊色,但感知硬件配置稍高一些,ADS摄像头采用了前置三目方案,其他传感器配置则和领克08 EM-P保持一致。

从实际表现来看,两车在五十多公里的测试中除收费站外都没有出现降级,功能覆盖率较高。所有匝道也都全部通过,顺利汇入汇出。


这也是大家愿意去使用领航辅助功能的基础:能用。

但要想达到好用、安全的水准,就十分看辅助驾驶功能动作的细节了。

整体表现来看,领克08 EM-P的辅助驾驶体验更加稳当。

比如在巡航状态下,同样是直道行驶,领克08的方向盘没什么多余动作,而比亚迪唐的方向盘则会来回抖动,给驾驶员带来一定心理压力。


两台车的变道表现也相差较大。


比亚迪唐 DM-i的变道失败次数更多,原因在于面对车流变道会犹豫不决导致错过机会,而领克08 EM-P表现得更精准果断。


变道动作涉及感知车流信息、判断变道时机、规划路径以及执行变道动作,由于车流是动态的,所以感知数据必须不断更新,车辆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确保变道要避免与其他车辆冲突,又要确保舒适性。

人驾通常靠感觉,而在辅助驾驶系统的世界里,每毫秒都是感知力的比拼和运动学的疯狂计算,感知并计算出其他车辆的速度距离再规划出一条可行的路径,同时还要考虑路径的动态调整。

计算的速度尤为重要,慢了一点,就意味着这个结果可能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路况。

而国产自研的华山A1000芯片能高效处理多个传感器的融合数据,还具备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多达 16 路高清高动态图像的实时处理,每秒能处理 1.2G 个像素,其结合国内复杂的交通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过的算法模型对国内路况更熟悉,识别更精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领克08 EM-P对路况变化的反馈是很快的,在车道行驶时能够随时对不会出现方向盘异常抖动的情况,变道也更加灵活。

另外,精确的横向和纵向控制,也就是方向盘调整的幅度以及加减速都会影响变道的乘坐体验,所以两款车的车身架构很重要。

比亚迪唐 DM- i在变道时,常常伴随着刹车动作,会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除了算法决定的刹车点和人驾不太统一以外,也可能是由于底盘相对较软,所以乘坐体验相对没有那么舒适。

而领克08 EM-P诞生于CMA Evo新能源架构,底盘和操控调校都有着一定优势,比如搭载了减震器复位弹簧,减少乘坐眩晕感,还有它零百加速仅需4.6秒,在变道超车时提速更果断,成功率高,也带来了更接近人驾的舒适感。


在行驶过程中,比亚迪唐 DM- i还多次出现了毫无征兆的突然减速刹车,我们发现这类情况基本都出现在略带弯道的路段,所以推测可能是系统误判了前方存在障碍物,所以出现了误触发刹车的问题。

领克08 EM-P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则更精准,不仅没出现“幽灵点刹”,还能捕捉到隔壁车辆的变道倾向,并迅速减速预防cut-in。


面对譬如加塞等风险情况,主流的辅助驾驶功能其实都有不错的应对能力,但是很多驾驶员担心万一辅助驾驶系统的“大脑”突然宕机呢?

领克08 EM-P选择给安全加道防线,采用双芯片互为冗余的架构设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两颗芯片可以相互监测和验证对方的工作状态和计算结果。

一旦其中一颗芯片出现故障或异常,另一颗芯片可以立即接管工作,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极端突发情况下的风险。

当然,一套成熟的辅助驾驶功能必须能处理大部分日常问题操作,但就像人驾也会出现意外情况一样,再好的辅助驾驶功能目前都无法处理所有路况,它仅能辅助驾驶员减轻压力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规避碰撞风险。

驾驶员需要牢记自己才是主体,全程握紧方向盘,不能因为依赖功能反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为了起到正确的、更安全的人机共驾的效果,领克08 EM- P的千里浩瀚 H1 辅助驾驶系统设置了一种惩罚机制:

一旦检测到脱手行为,将进行3级的报警提醒,驾驶员如果不及时纠正动作,那么本次驾驶过程将无法再使用智驾功能,需等到下一次用车时才能重新启动。


从使用门槛上来说,这个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用户体验,但强化了车主的安全意识,让大家正确使用功能,保障了驾驶安全。

两款车虽然在硬件上稍有不同,但在进行小范围的泊车时,引发差异的则主要是软件实力。

经过实测,领克08 EM-P和比亚迪唐 DM-i都能顺利泊入普通车位,但面对旁边有柱子、地面还有排水井的特殊车位时,则只有领克08 EM-P顺利泊入,比亚迪唐 DM-i则3次都失败 —— 前两次均因排水井遮挡车位划线导致识别困难,第一次未识别车位,第二、三次虽大致摆正车身却中途突然退出。


综合来看,搭载双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智驾芯片的领克08 EM-P更充分的压榨了感知硬件的能力,对国内路况的了解更透彻,细节把控上更好。

比如对动态障碍物的感知能力和应对速度,对车道线以及停车位的稳定识别等等,利落的驾驶风格也能让驾驶员使用起来更愉悦。

同时通过更严谨的“脱手惩罚机制”帮助驾驶员正确使用功能,普及功能合理利用的认知。


比亚迪唐 DM-i也能够完成领航辅助任务,但舒适性和灵活性方面有待优化,比如去除多余的刹车动作以及解决方向盘的抖动问题。


辅助驾驶功能的本意是为了降低驾驶疲劳,提高用车安全。为了实现安全的驾驶体验,硬件的可靠性和软件的优化都至关重要。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也能够看到国产芯片正崭露头角,为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国产芯片等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创新以及行业标准的逐步建立,辅助驾驶功能会在安全性和实用性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但在更高级的自动驾驶来临之前,各位驾驶员要保持对驾驶的主导权哦。


END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辅助驾驶 国产芯片 领克08 EM-P 比亚迪唐 DM-i 智能汽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