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07月08日
地产龙头股就值1分钱?还有公募给了零估值,近期至少8家上市公司被密集零估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公募基金频频下调持仓上市公司估值,其中ST股和退市股成为重灾区。例如,碧桂园被创金合信下调估值至0.01港元,汇添富基金更将碧桂园估值归零。此外,诺辉健康、东旭蓝天等公司也因停牌或财务造假等问题被下调估值。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行为的严厉打击,以及市场对“壳”价值的削减,导致小市值个股股价跌幅明显,公募基金下调估值现象增多。

🤔 **公募基金下调估值现象增多**:近期,公募基金频频下调持仓上市公司估值,尤其是在6月以来,下调估值的公告明显增多。这主要是因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行为的严厉打击,以及市场对“壳”价值的削减,导致小市值个股股价跌幅明显。

🤯 **ST股和退市股成为重灾区**:在被下调估值的上市公司中,ST股和退市股成为重灾区。例如,碧桂园、东旭蓝天、威创股份等公司均被不同基金公司下调估值至零。监管部门严格退市指标,一批运营不健康的上市公司正在被实施ST、*ST,导致这些公司被下调估值。

🧐 **监管对估值调整的规定**:对于公募基金调整持仓上市公司估值,监管有明确规定。如果投资品种的估值日无报价且最近交易日后未发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应采用最近交易日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如果存在证据表明报价不能真实反映公允价值,则应对报价进行调整。此外,监管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制定基金估值和份额净值计价的业务管理制度,确保估值人员熟悉各类投资品种的估值原则及具体估值程序。

😮 **下调估值对市场的影响**:公募基金下调估值现象的增多,反映了市场对“壳”价值的削减,以及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关注。这将有利于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更合理的估值,并促进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经营和发展。

👍 **下调估值现象的积极意义**:公募基金下调估值现象的增多,虽然会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体现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关注,以及监管对“壳”价值的削减。这将有利于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更合理的估值,并促进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经营和发展,最终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下调估值现象的负面影响**:公募基金下调估值现象的增多,可能会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下跌,影响投资者信心,甚至导致一些公司被迫退市。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流动性,防止过度调整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 **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行为的持续打击,以及市场对“壳”价值的进一步削减,公募基金下调估值现象可能会继续存在。但这也将有利于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更合理的估值,并促进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经营和发展,最终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需要注意的是**:下调估值并不一定代表公司经营状况不好,也可能是市场对公司估值进行调整的结果。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全面了解公司的情况,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判断。


财联社7月8日讯(记者 闫军)在公募估值评价里,昔日房地产龙头仅值港币1分钱。创金合信7月6日公告称,对旗下持有基金持有碧桂园按照0.01港元进行估值。

这不是碧桂园近期第一次被下调估值,就在6月25日,汇添富基金下调碧桂园估值归零。

基金公司根据上市公司较大变动对估值进行下调并不罕见,但估值归零的状况此前并不多见,当前却成为家常便饭。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6月3日至7月8日以来,仅一个月有余,已经有包括汇添富、银华、财通等8家公募基金对碧桂园、ST超华、东旭蓝天等8家上市公司估值归零,累计出手16次。

下调碧桂园至港币1分钱

7月6日,创金合信发布公告称,根据证监会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创金合信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自7月5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碧桂园按照0.01港元/股进行估值;对旗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诺辉健康按照9.17港元/股进行估值。

因债务重组问题迟迟无法落地,昔日房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已经停牌超过3个月,至今仍未有迹象表明债务状况有所缓解,因此基金公司调整了对公司的估值。1分钱的估值已经表明了基金公司的态度。早在6月25日,汇添富基金已经下调碧桂园估值至归零。

和碧桂园一起被下调估值的还有诺辉健康,创金合信给予9.17港元的估值。有业内人士表示,因深陷财务造假疑云,诺辉生物在3月28日停牌,当天本应发布2023年年报的事宜业内搁置。此次停牌的原因是,负责诺辉健康财报审计的四大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对诺辉健康的相关销售数据提出质疑。

同样下调诺辉健康估值的还有汇添富基金、中庚基金、大成基金、以及光大资管,公募给出9.17港元至11.312港元不等的估值,而且随着越晚公告,基金公司给予的估值也越低。截至停牌前,诺辉健康股价为14.14港元。

创金合信在公告中称,未来,将密切关注上述股票的后续动态,进行合理评估,并与基金托管人协商,必要时进一步确定其估值价格。待上述股票体现出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为采用当日收盘价格进行估值。

6月以来已经有8家公司被估值归零

6月以来,公募基金下调持仓上市公司估值的公告明显增多起来,截至7月8日,已有31份下调估值的公告发布。

其中,6月3日至7月8日以来,仅一个月有余,已经有包括汇添富、银华、财通、华夏、华泰柏瑞、平安、工银瑞信、海通资管等8家公募基金对碧桂园、ST超华、东旭蓝天、威创股份、ST长康、ST富通、ST爱康以及正源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给出零估值,累计出手16次。

以平安基金为例,更是一口气给了4家上市公司估值下调至零。6月28日,平安基金公告称,自6月27日起,对公司旗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东旭蓝天、威创股份、“ST长康”、ST超华进行估值调整,均按照0.00元/股进行估值。

从被下调估值的个股来看,不少公司或者长期停牌,或者因财务造假等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经营状况堪忧。

对于公募基金调整持仓上市公司估值,监管有明确规定,对于投资品种的估值,估值日无报价且最近交易日后未发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的,应采用最近交易日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有充分证据表明估值日或最近交易日的报价不能真实反映公允价值的,应对报价进行调整,确定公允价值。

此外,监管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制定基金估值和份额净值计价的业务管理制度,明确基金估值的程序和技术;建立估值委员会,健全估值决策体系;使用可靠的估值业务系统;确保估值人员熟悉各类投资品种的估值原则及具体估值程序;完善相关风险监测、控制和报告机制。更改估值时,与托管人充分协商,谨慎确定公允价值。

ST股成估值下调重灾区

和前5月仅十余家发布下调持仓个股估值的情况相比,6月以来,上市公司被下调估值的现象陡然增加,其中ST股、退市股成为重灾区。

7月8日,东旭蓝天、威创股份最新公告显示被实施ST,也就能理解此前公募对其下调估值的原因。

至此,6月以来被下调估值的8家上市公司中,ST股以及退市股增加至6家,即ST长康、ST富通、ST爱康、ST旭蓝、ST威创以及退市股正源股份,这些公司均被不同基金公司下调估值至零。

新“国九条”以来,监管严格退市指标,一批运营不健康的上市公司正在被实施ST、ST。截至7月8日,自4月19日以来,全市场被实施ST、ST的个股达到110家,年内退市企业达到23家,其中不少公司为面值退市。在从严监管之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立案调查增加,对“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出清力度不断加强,也客观上造成了公募下调估值现象的增加。

不过,从这些下调估值的持仓来看,更多的集中在ETF等指数基金,尤其是中证2000ETF、中证500等中盘、小盘股方向,主动管理方面“踩雷”现象并不多。在业内看来,监管削减“壳”价值导向之下,小市值个股股价跌幅明显,市场炒小炒壳的风气得到进一步遏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公募基金 估值下调 ST股 退市股 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