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5月09日 14:38
征集|原来她,不只是我的妈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对母亲身份认知的转变。从最初对母亲的完美形象,到逐渐意识到母亲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经历、困境和迷茫。文章通过分享读者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展现了子女如何重新看待母亲,理解母亲在家庭角色之外的自我。这种认知转变可能带来理解,也可能带来新的困惑,但都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母女关系,以及“母亲”这一身份的复杂性。

👶 母亲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文章指出,母亲不只是母亲,她也是从一个小女孩渐渐长大,步入婚姻,养育孩子,拥有很多的身份和经历,和我们面临过相似的困境和迷茫。

💔 认知转变带来的心疼与理解:长大后,子女可能会对母亲过去的某些行为或选择产生新的理解,例如,理解母亲年轻时的逃避,从而不再生气,甚至心疼母亲。

🌟 母亲的“非母亲”时刻:文章鼓励读者分享那些让子女意识到母亲脱离“母亲”身份的瞬间,例如,在葬礼上被长辈称为“xx家的孩子”,让子女意识到母亲也是别人的女儿。

💬 相处模式的变化:随着子女的成长,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是因为认知差距的扩大,也可能是因为更深入的理解和体谅。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这是一条留言征集。精选留言将于近期集中展示。迫不及待想留言者,可直接看文末留言要求

与母亲的关系是社交媒体上的长青话题。

去年我们做了《母女关系》封面言开头,作者提到她母亲经常讲这一段故事:在听医生说自己生了个女儿时,她母亲一下子就哭了。母亲说这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一想到她的孩子,将来还要经历她刚刚承受过的生产的剧痛,心里就很难受。

很长一段时间里,作者都觉得母亲这句话有点矫情,直到自己躺在产房里生下了一个儿子,她忽然又想起了这番话,她想,她的孩子总算不会受这份罪了。那一瞬间,作者突然理解到,母亲反复讲述这个故事,并不是作为母亲传达人生经验,而是作为女性,在向同为女性的女儿分享一段微妙人生经历

《苦尽柑来遇见你》剧照

实际上,即便没有为人父母,在成年之后,我们也常常会经历这样的瞬间,妈妈不只是妈妈,她也是从一个小女孩渐渐长大,步入婚姻,养育孩子,拥有很多的身份和经历,和我们面临过相似的困境和迷茫。

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一位同事说,有一年她和妈妈去参加长辈的葬礼有人跟她妈妈打招呼,xx家的孩子来啦!xx是同事的外婆,同时这句话也让同事非常震惊好像突然意识到原来妈妈不只是她的妈妈

另一位同事分享了一件小事亲戚常常调侃她说她刚出生时,长得丑丑的,以至于当她被抱到妈妈身边时,她妈妈看了一眼就别开了眼很长时间里,她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觉得妈妈怎么自己。长大后的某天听到这个故事,却突然不再生气,甚至很心疼妈妈,因为她已经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她意识到,那时的妈妈也不过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而一个小生命正在无可避免地改变她的生活——她的逃避多么正常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走过母亲曾经走过的路,带来的也不一定是理解,当我们的认知渐渐超过了母亲,新的变化也悄然发生了。正如读者@希诺的困惑,小时候心目中“非常完美,漂亮、善良、温柔、坚强又爱我”的母亲,逐渐变成了自己不愿意聊天,甚至无法理解的人。母亲的光环是何时消失的?我们又是否会在某一时刻释怀了那些“不完美”的来处?

这个母亲节,希望我们能一起分享,那些在我们眼中她脱离“母亲”身份的瞬间。留言互动请参考以下格式和问题:
1. 昵称+年龄+职业
2. 从小到大,是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事,让你发现或意识到,妈妈不只是妈妈?
3. 长大后,你如何重新看待“妈妈”这个身份对于妈妈的意义?
4. 妈妈人生中有哪些打动你的“非妈妈”时刻?
5. 长大后,你和母亲的相处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是何时、为什么发生的?
6. 那些想说却未曾对母亲说的话,也欢迎分享给我们
注:留言精选截止于 5月11日9:00。若有相关照片,请一并发送至后台。

END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h2utMOuwfr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母女关系 身份认知 成长 理解 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