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星辰大海的边界,(https://xueqiu.com/7708198303/296563923)
这几天,一篇“腹背受敌”的3万字长文广为流传,悲观情绪甚嚣尘上。
以下是kimi的省流版总结:
“文章指出,自2022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了多重挑战,包括资产负债表衰退、房地产价格大跌、企业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放弃疫情封控政策、放松房企融资政策等,但消费增速依然较弱,企业投资意愿低迷,经济复苏乏力。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困境并非短期现象,而是长期趋势和结构性问题的结果。文章提出了一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全要素生产率(TFP)和自然利率为核心,分析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和短期趋势。作者还讨论了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和“被追赶的经济体”概念,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分析框架中。
文章还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竞争压力,称之为“腹背受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和自然利率都在下降,投资回报率降低,企业出海寻求新机会,而国内则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
对于政策建议,作者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公共投资、改善民生、降低企业成本等,以刺激内需和提高经济活力。同时,货币政策也应更加灵活,以适应经济变化。
对于普通人,作者建议保持学习能力,适应产业变迁,同时在投资上保持谨慎,避免高风险操作。”
太多可以吐槽的了,一个一个来。
1)3万字太长,逻辑过于复杂,直觉上水平不高。
做过学术的同学都知道,太长逻辑的推理过程往往只是命题作文。
因为假设太多了,每一环的错误都会传导到下一环,误差的累积具有乘数效应。
所以很容易garbage in garbage out,对实操的帮助几乎为零。
2)作者的背景,是否影响了本文的客观性?
本文作者是一名公募基金经理,但2023年的排名却是倒数第二,而且之前几年几乎年年倒数25%。
这哥们入行之前,是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助教,大龄考博,但似乎主要在做翻译英文书籍的工作。
没有瞧不起翻译的意思,但下岗的基金经理,难免缘情于景,带着灰暗的滤镜来看待我们身处的社会。
3)是否犯了后验总结和线性外推的错误?
这篇文章如果在21年初股市高点,或者21年上半年房市高点,是前瞻的和有意义的。
目前这个时点,只是用复杂理论后验性的阐述一个事实,就是宏观经济不大好——这个几乎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没啥意义。
二级狗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线性外推。
事实上这位基金经理净值大幅下跌的原因,也是线性外推,把当时新能源热潮时候的利润和估值情况外推出去,最终被行业反转击溃。
在中国,得记住四个字,物极必反。
真的转弯之时,直接180度,牛夫人秒变小甜甜。
……
最后聊聊我对“腹背受敌”的看法——
我们的客观环境更像是1930s美国,而非1990s日本。
但当前的反馈机制出现了些许问题,导致实际产出结果不尽如人意。
当年美国靠的是二战,一跃而成为世界霸主。
我们也在等待变数,等待一个破局点,去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或者是倒逼反馈机制的修复。
耐心等待吧,度过这段历史的垃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