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门捷列夫学徒,(https://xueqiu.com/2874741935/296557231)
我记得我今年说过看好出海板块,但最近菲律宾医疗器械事件让我重新开始思考。姑且认为菲律宾这种取人性命的属于偶然事件,但其实间接也说明了一件事:当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或者说棍棒)没有渗透到另一个国家的时候,出海这件事其实并不划算。
我最近调研了医疗方面的东南亚出海,除了卖铲子的以外,大部分企业出海是亏本生意的,因为东南亚政权太腐败,各个门阀四分五裂,消费力也不高,前期各种隐形成本很重,大概率投入产出比很低。
一带一路那条线,比如哈萨克斯坦,全国家加起来人口都没重庆多,能有多大消费力。另外每个国家都有贸易保护和小九九,不是都打开门让你做生意的。还是那句话,国家的棍棒到没到那个地方,要不然一个商人去那些地方大概率都是肥猪。
对比一些奇奇怪怪的国家,还是感慨和欧美人做生意才是内心轻松。
出海真正赚到钱的就三类:第一是长期深耕海外且有一些国家力量背书的巨头:比如迈瑞、长城汽车这种。第二就是卖铲子的;第三就是联合当地豪绅一起噶中国人的(东南亚比较常见)。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现在就要寻找出海机会可能未必很好。
有人说日本90年代出海怎么怎么样,但当年日本面对的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嗷嗷待哺的统一大市场,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南边那个大家伙显然不欢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