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创业,跟爆品,必死!
昨天给一个公司创始团队做咨询。
他们在一个高客单高毛利行业,起盘期选了相对有共识的、相对标准的,高客单中低毛利产品,很顺利的起了盘。
现在卡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1、比打工挣得多点,但比打工累的太多了
2、低毛利放大,需要打开流量入口,但创始团队的流量获取能力有限。因为是行业专家的背景,对产出的内容很谨慎,而且也很难咋咋呼呼的来
3、不敢做没有共识的产品,虽然毛利高,但是因为没有共识,所以转化会比较难。
详细了解了公司基因、创始团队特点之后,给了几个方向,初看上去很反常识,但其实非常符合逻辑:
1、专家团队,反而不要做标品,反而要做低共识、高毛利、高客单产品。
专业,最好的价值放大,不是通过流量,而是通过高客单高毛利
因为你专业,所以你才能讲清楚
因为你不咋呼,所以更具信任感
给他提供高价值,磨平强信息差,兑现高客单高毛利
因为流量难做大,就应该珍惜每一个客户
如果有机会,最好还能实现高复购
如果做标品,迟早要被大品牌、全产业链布局的巨头收割掉。
2、专家创业,做标品只能有两个理由:
①早期快速跑通闭环,给自己信息,不说脱下长衫,至少能解开扣子
②用标品低价,做截流。切大牌、大达人、行业韭菜收割机的人群。做基础信任。
3、专业 ≠ 没流量。
好的营销切入点,好的编排形式,是有可能把流量口子开大的。
这里就是创始团队的磨合了。
一旦磨合顺利,就是千万利润的盘子了。
即使不行,只靠非标高客单高毛利,也可以活的非常舒服。
——————————————
最近聊得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
重要的不是一招鲜,吃遍天
而是认清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必然有劣势
选择适合自己的战场,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站稳自己的一座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