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5月06日 12:21
科技日报批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打个卡、露个脸就离场 一个PPT走遍天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科技日报发文关注了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现象,指出部分院士专家频繁参加各类论坛会议,导致精力分散、科研时间减少,甚至出现“打卡式”参会、PPT应付了事等问题。文章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科研风气,也对青年科研工作者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呼吁,院士专家应减少无实际意义的“站台式参会”,将更多精力投入科学研究,所在单位也应加强监管,制定更细化的规定,以规范院士专家的学术行为。

🗣️ 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现象普遍存在:文章指出,许多院士专家频繁参加各类论坛、峰会、学术会议,导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会”的现象。

🎭 部分院士专家“应付式”参会:一些院士专家在参会时,仅“打卡”、露脸就离场,或对致辞、报告准备不足,甚至“一个PPT走遍天下”,缺乏实质性的学术分享。

⏳ 频繁参会影响科研时间和风气:文章认为,院士专家过度参与活动会分散精力、挤占科研时间,助长浮躁之气和功利之心,对科研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 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负面影响:院士专家的一言一行对科研界有示范作用,过度参与活动可能对青年科研工作者产生负面影响。

⚖️ 解决问题的建议:文章建议,院士专家应减少无实际意义的“站台式参会”,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科学研究;所在单位应加强监管,制定更细化的规定,明确哪些活动可以参加,哪些不能参加,并强化制度约束。

快科技5月6日消息,打个卡、露个脸就离场,应付一下了事,一个PPT走遍天下,这是目前不少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的真实写照。

科技日报今日发文称,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可休矣。

文章称,现在,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举办的各类论坛、峰会、学术会议上,活跃着一些院士专家的身影。院士专家带着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参会,不仅有利于与会者获取前沿动态,还能激发创新思维,让人开阔眼界、收获真知。

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院士专家外出参加活动过多过频,四处站台亮相,对科研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比如,有的院士专家不分场合、不加甄别,频频受邀参加各类论坛会议,“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学术赶场人”。

有的参会院士专家只登台不致辞,打个卡、露个脸就离场;有的则对致辞、报告准备不足,对所讲内容不上心,应付一下了事,甚至“一个PPT走遍天下”,既没有前沿成果的展示,也没有最新学术思想的分享,“学术增值”乏善可陈。

文章指出,院士专家参加一些正常的学术论坛和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频繁地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就会分散自身精力、挤占科研时间,助长浮躁之气和功利之心。

特别是院士的一言一行在科研界有着重要示范作用,如果他们热衷于抛头露面,将对青年科研工作者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至于那种“应景性”“对付式”参会,就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

文章最后还强调,破解“赶场式”跑会难题,院士专家所在单位应负起责任、加强监管,对他们外出讲课、作报告等作出更细化的规定,明确哪些可以去、哪些不能去,并强化制度规定的刚性约束,对违反者给予严肃处理。

院士专家也应自觉减少无实际意义的“站台式参会”,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带好头、作表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院士专家 学术会议 科研风气 学术研究 制度约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