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5月05日 10:46
方寸间8万多次走刀 沉浸式揭秘无人机雷达“心脏”制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央视近日公开了无人机雷达“心脏”——微缝隙阵列天线的制作过程。该团队历经200多次试验,创新设计装夹和切削方式,使用直径仅0.25毫米的铣刀,在天线上切割出2484个精度高达0.01毫米的均匀缝隙。整个制作过程极其精密,需经历85440次走刀,不允许出现任何肉眼可见的毛刺。无人机载雷达在军事情报侦察、目标指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工作模式多、侦察范围广、体积小等优点。

📡 微缝隙阵列天线是无人机雷达的关键部件,被誉为“心脏”。其制作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代表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研究团队创新了装夹和切削方式,使用极细的铣刀进行高精度切割,确保2484个缝隙的均匀分布和精度,展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 无人机载雷达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可用于情报侦察、预警、战场监视等多种任务,并具备全天候工作和隐蔽侦察的优势。

🔍 无人机载雷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动目标显示工作方式的搜索雷达,另一种是合成孔径/地面动目标显示雷达,能够探测固定和运动目标。

快科技5月5日消息,近日,央视公开一段无人机雷达“心脏”制作过程。

据了解,微缝隙阵列天线是无人机雷达的“心脏”,该研究团队经过200多次试验,设计出独特的装夹和切削方式,用直径0.25毫米的铣刀,切削出2484个完全均匀分布,精度均为0.01毫米的缝隙,完成天线制作。

在无人机雷达“心脏”制作过程中,就像一枚绣花针扛着千斤顶跳舞,不能产生一个肉眼可见毛刺,要历经85440次走刀!

公开资料显示,无人机载雷达是军事学术语,指安装在无人驾驶飞机上的雷达,主要用于情报侦察、预警、战场监视、目标指示和攻击引导、战场目标毁伤评估等任务。

其具有工作模式多、侦察范围宽、分辨率高;全天候工作,易于隐蔽地实施侦察;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无人机载雷达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具有动目标显示工作方式的搜索雷达,主要采用下视搜索、边搜索边跟踪两种方式工作,可发现100千米内的地面或海上的运动目标,并可同时对上百批目标进行边搜索边跟踪。

第二种是合成孔径/地面动目标显示雷达,通过实时高分辨率成像,能连续提供清晰的目标图像。既可探测固定军事目标,又可远距离探测、跟踪地面(水面)运动目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无人机雷达 微缝隙阵列天线 精密制造 军事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