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新聞(0420~0503)
#隱私權沙盒 #第三方Cookie #瀏覽器行銷
Google又要沿用第三方Cookie,但2025年的Martech業界不一樣了
自於去年7月宣布要放棄於Chrome中封鎖第三方Cookie的計畫之後,Google再度向外界確認,Chrome將維持目前處理Cookie的方式,也不會在使用者遭遇第三方Cookie時跳出提示。原本,他們預計於介面顯眼處,詢問使用者是否要一次性關閉第三方Cookie,不過本次宣布中未再提及。使用者仍可以自行進入瀏覽器設定中關閉第三方Cookie。
至於已發展多年的隱私權沙盒,負責該計畫的Google副總裁Anthony Chavez表示,Google認知到,這系列技術在支援整體廣告生態系統上的任務將有所調整,不再作為一個完全取代Cookie技術。不過,他們沒有揭露更多未來發展計畫。
自2019年宣布於Google Chrome瀏覽器停用第三方Cookie,Martech應用情況、全球隱私權法規環境、不同瀏覽器相關政策,甚至Google對於Chrome的經營權,都今非昔比。儘管第三方Cookie仍廣為Martech業界採用,但自第一方數據發展出的技術和應用,如RMN、數據無塵室、Conversions API、CDP,都已經在Martech業界佔有重要地位。
受到隱私權法規環境,以及不同瀏覽器經營者的各自理由影響,許多廣告主和出版商不再敢單靠瀏覽器相關技術,來進行數位廣告活動及資料拋轉。IAB Tech Lab就推出了只靠伺服器間拋轉作為資料傳輸方法的框架Trusted Server,希望將降低數位廣告業界對瀏覽器的依賴。
不過,Chrome停用第三方Cookie,未來還可能有變數。近期一系列針對Google的反壟斷判決中,Google連連失利,且可能被美國司法部強制出售Chrome經營權。除了市占率66%的Chrome,其他近30%市佔率的主流瀏覽器,如Safari、Firefox、Edge等,都停用或即將停用第三方Cookie。屆時,新經營者是否會跟隨業界做法停用第三方Cookie,仍有待觀察。
#廣告安全 #廣告詐騙
Google發表2024年廣告安全報告,受AI技術突破所賜一年處置上百億則不良廣告
Google發表2024年廣告安全報告,揭露自家打擊廣告詐騙等不良行為的成果。今年,他們移除超過51億則廣告,限制超過91億則廣告,並停權超過 3,920 萬個廣告帳戶。
他們使用LLM來自動化處理不良廣告。相較於傳統ML模型,LLM只需要更少資料,就能做出更精準判斷。去年Google為自家打擊不良廣告用的LLM新增50項功能強化,來進一步增加可自動化處理的案件,讓人類員工能處理更模糊、複雜的案例,再用這些複雜案例處理情況,回頭訓練LLM。
2024年有97%廣告版位商網頁,是由AI來支援內容偵測與政策執行。借助這些模型,Google大幅提升網站審查速度、加快出版商成為Google Ads廣告通路的流程,同時防止廣告出現在違規網頁上。
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廣告詐騙手法也更加升級,使Google必須不斷根據業界新興的犯罪手法來祭出因應措施。其中一個近期十分猖獗的做法式,利用AI生成圖像或音訊,暗示自己與名人有關聯,藉此推送詐騙廣告。因應此趨勢,Google籌組出有100多位專家的專責團隊,分析這些詐騙手法並制定應對措施。他們已永久停權超過70萬個這類違規的廣告主帳戶,且去年此類詐騙廣告的通報數量下降了90%。
#PMax #AI代投廣告 #行銷成效追蹤 #跨通路行銷
Performance Max終於推出通路層級行銷資料分析功能
Google AI廣告代投Performance Max推出通路等及行銷成效分析功能。PMax會自動投廣到搜尋、YouTube、Gmail、地圖、探索頁面、購物廣告及Google Ads不同通路,不過以往,廣告主無法得知自家廣告在不同通路的表現。
下個月開始,PMax介面中會出現視覺化分析功能,呈現廣告在不同通路的曝光、互動、轉換、成本等結果。廣告主可以根據這些資料,來制定改善對策,例如看到廣告在Youtube曝光最多,因而優先提升影片廣告品質等。系統還會自動辨認出部分廣告專案問題,並推薦廣告主改善方法。
PMax還預計升級兩種既有成效資料分析功能。首先是更細緻的搜尋關鍵字報告功能,未來將與一般Google Search廣告及一般購物廣告的報告細緻度相同,而不會只有目前的部分數據可看。
再來是素材等級成效報告。未來,廣告主不只可以看到哪件行銷素材促成更高轉換率,還能看到曝光情況、點擊率、成本等資料。並且,可以看到同素材在搜尋關鍵字廣告及展示型廣告專案中的表現,與PMax表現相互比較。
#生成式AI #個人化體驗
WIX推出即時生成個人化網站內容功能
Low-code網站製作工具Wix推出可以根據使用者類型來即時生成網站內容的功能。運作模式是,網站主先設定分群規則例如裝置、國家、語言、是否初訪等,以及生成內容方向,例如商品介紹、品牌行銷等。甚至,可以用拖拉式介面,詳細設置網站AI的工作步驟與邏輯。設置完後,可以先模擬不同流程下,AI生成的內容。當使用者造訪網站,AI便能根據這些步驟,來即時生成內容,而不過度偏離網站主本意。
Wix推出此功能意味著,中小型規模的網站主不需要大量IT資源或導入MA系統,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個人化體驗和分眾行銷。
#遊戲廣告 #沉浸式廣告
Roblox與Google Ads、Doubleverify合作,推出更多遊戲內廣告投放及測量的選項
元宇宙遊戲Roblox近月不斷擴大自家遊戲內廣告業務。近日,他們開始支援透過Google Ads來投放廣告,增加廣告主投放管道。他們還與廣告安全與成效測量商Doubleverify合作,開始測量Roblox桌機、行動裝置及遊戲主機遊戲中的展示型廣告、影片廣告,以及看廣告拿獎勵類廣告的成效。
Roblox日活躍玩家有超過8,500萬人,不僅規模巨大,更是遊戲廣告、沉浸式廣告等廣告類型的先行者。正式成為Google Ads廣告通路之一,以及能為業界中具有公信力的Doubleverify測量廣告成效和品質,是這類新興廣告類型逐漸打入業界的里程碑。
#生成式AI #聊天機器人導購
ChatGPT將推出商品推薦及無跳轉購物功能
在開發者不斷於ChatGPT挖出Shopify相關購物程式碼後,OpenAI終於宣布,將於ChatGPT新增多項新購物功能,包括呈現商品細節、價格、評論功能,更好的商品推薦功能,以及直接購買商品功能。
OpenAI強調,這些商品推薦結果是根據每次對話產生,每次都是獨立事件,而非廣告。不過,當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的購物功能越發強大,儼然成為一個從搜尋到購物的全漏斗行銷及零售通路,對於行銷人員來說,如何受到LLM青睞,將成為更重要的課題。
更多Martech動態:
1. Adobe推出Firefly新模型Image Model 4,同時自家GenAI創作平臺開始支援用Google和OpenAI旗下模型來進行動靜態影像生成
2. Yahoo DSP跟上潮流,推出可以直接從伺服器端拋轉行銷數據給廣告主的CAPI
3. Youtube開始測試AI Overview搜尋功能,用影片輪盤方式呈現與搜尋內容相關的影片片段
4.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推出臺灣Martech版圖第六版
5. LG導入AI情緒分析科技商Zenapse的技術來打造CTV廣告產品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5年5月
責任編輯:郭又華
圖片來源:Google、OpenAI、W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