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5月03日 09:58
她,《水饺皇后》本人,她的人生比电影更精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创业故事。她因家庭变故从香港街头开始,凭借对品质的坚持和创新,将湾仔码头发展成为知名品牌。文章详述了她如何克服困境、抓住机遇,最终与国际企业合作,将品牌推向全球市场。她的成功不仅是商业上的胜利,更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 命运的转折:臧健和因家庭变故带着女儿流落香港,为了生计,她身兼数职,并因腰伤失业。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开始在湾仔码头摆摊卖饺子,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

🌟 坚守品质:臧健和对饺子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坚持高品质的馅料、卫生标准和顾客反馈。她不断改进饺子制作工艺,最终赢得了顾客的认可,也为“湾仔码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合作与扩张:湾仔码头水饺的成功引起了日本大丸百货的注意,但臧健和坚持品牌独立。随后,她与品食乐合作,借助其资金和技术,将湾仔码头推向全国市场,并最终走向国际。

💖 真正的贵人:臧健和的成功并非偶然,她凭借对人生品格和产品品质的坚守,赢得了市场和尊重。她不断学习和创新,最终成就了“水饺皇后”的传奇。

作 者丨王中美

马丽主演的电影《水饺皇后》正在热映,其人物故事原型,就是“湾仔码头”创始人、已于2019年离世的臧健和。

一 :香港外来妹

臧健和的人生在1977年被切成两段。

上一段,她在山东一个县医院做护工,与泰国丈夫组建了幸福的四口之家。

下一段,她和两个女儿流落香港街头,在当地人的歧视中踏上逆袭之路。

这不幸人生的切割手,是她的丈夫。

由于臧健和生了两个女儿,传统观念深重的泰国丈夫另组妻室。

臧健和一气之下离开泰国,带着两个女儿落脚香港。

为了生计,臧健和同时兼职做着三份当地人不愿做的粗活。

在一家酒楼做杂工时,因腰部意外受伤,她被炒鱿鱼。

即便面临没米下锅的困境,臧健和仍然拒绝了香港福利机构的公援金。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吃救济会失去斗志,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杆。”

命运之神为不屈服的她,送去了挺直腰杆的机会。

养病中,一位好友前去探望。臧健和为表谢意,亲手为朋友做了自己的拿手饺子。

一口下肚,朋友赞不绝口:“你做的饺子这么好吃,去外面卖一定赚钱。”

二: 福祸总相依

无心之言,臧健和听后,心中却激起了波澜——身体还需调养,被查出的糖尿病又不能过劳,如果自己出摊不再打工,身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细心考察,臧健和选择了湾仔码头。

那时的香港,没有地铁,人们往返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主要靠轮渡。湾仔码头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人流不断,各种小摊贩也应运而生。

一派繁忙中,臧健和看到了生的希望。

三:码头最忙一姐

码头上的杂卖区是底层人谋生的舞台,也是个凭真本事立足的竞技场。做吃食的手艺,单从客流就看得一清二楚,有的摊主忙得满头大汗,有的只能看热闹。

要强的臧健和,只想做其中最忙碌的那个。她相信,包饺子,不是高科技,

只要功夫到了,抓住更多人的胃不是难事。

对于卖饺子,她给自己定下三个原则:高品质,讲卫生,听意见。

馅料,她总是挑选最新鲜、最入眼的;所有餐厨用品,以医院标准保持卫生,每天用消毒水清洗;多观察顾客举动、询问意见、及时改进;为了让饺子皮变薄又筋道,她曾连续数夜起床试验。

四:臧健和相信勤奋的力量

寒来暑往,臧健和的饺子由北方的咸、香、腻,变成港粤人喜欢的清淡、皮薄、鲜香爽滑。

臧健和的摊位前,顾客越来越多,回头客络绎不绝。她的水饺还进了写字楼、酒店。

顾客中,有一人是《文汇报》专栏记者,他偷偷观察母女三人,并将她们的故事在报端发表。

此后,臧健和“街头水饺皇后”的大名传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

有人甚至专程从澳门赶来,只为能吃上一口“水饺皇后”做的水饺。

吃的人多了,有人建议这饺子该有个自己的名字。臧健和想到了让她走出绝境的这个码头,“湾仔码头”水饺由此诞生。

五 :喜从天降

与日俱增的名气为臧健和带来可观的收入。她创下了湾仔码头摊贩中6小时卖1000份的最高纪录。

对于事业刚起步的臧健和来说,这已相当难得。

没想到,随后更大的惊喜从天而降——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老板要跟她谈合作。

当时,这位老板12岁的女儿重度挑食,唯独对湾仔码头水饺情有独钟,一口气吃了20多个。

大丸百货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在国内外开有数十家连锁店,在香港也已经营了20多年。

女儿的表现让商业嗅觉敏锐的父亲看到了湾仔码头水饺的市场潜力,他准备让水饺进超市。

六:大丸百货也曾是彼时香港的高端商场

不过,双方的进展并不算顺利。

最初得知湾仔码头水饺出自流动摊贩之手,日商决定放弃合作。

但商机令其忍不住杀了回马枪,以“为臧健和提供日本公司牌照”为条件,让她在大丸公司的工厂里生产,用日式包装,以大丸公司产品名义出售,即贴牌生产。

这遭到了臧健和的断然拒绝。

“进商场可以,但要体现出湾仔码头的价值。”

臧健和虽没做过大生意,但道理想得通。

按日商的精明打算,臧健和等于把自己苦心创造的品牌和技术都拱手于他,自己随时可能被踢出局,以后再想吃这碗饭也吃不成了。

日商考量再三,最终做出让步,同意打出“湾仔码头”的名字。

随后的“湾仔码头”,由一台木车变成了一间小木屋,又从小木屋变成了厂房。

合作的商场也越来越多,八佰伴、华润、吉之岛、百佳等大型卖场都陆续找上门。仅八佰伴香港店开业第一天,湾仔码头就卖出4万元。

借此,湾仔码头水饺占领了香港大部分的新鲜水饺市场和30%的冷冻饺子市场。

七:道是无情却有情

生意越做越大,臧健和对“有品质,讲卫生,听意见”三原则的坚守却丝毫不敢松懈。有员工形容她很“无情”。

那是在1986年春,一个厨师发现面粉不够,便直接掺水,被发现后还一肚子歪理:“凭老板的名气,做成什么味道都能卖出去,随便做做就行了。”

臧健和不寒而栗——味道在,品牌才在;味道变了,还会是湾仔码头吗?

那次,她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全厂人都听到了她的声音:“顾客永远都不能得罪。你是我湾仔码头第一个讲随便做的人,也是最后一个讲随便做的人!”

此后,再也没人敢在品质上有丝毫怠慢。凡品质出现问题,人员一律处罚,饺子全部毁掉。

八:臧健和对三原则的坚守雷打不动

不敢得罪顾客,是臧健和做流动摊贩时落下的“病”。

自打第一次出摊,焦灼中有人买她第一碗饺子的时候,她就深刻体会到:顾客愿意吃你的东西,你自己才有的吃;顾客不愿意吃,你求都没用;掏钱的人都是自己的恩人,理应得到更好的尊重和爱惜。

也因此,从第一天卖饺子开始,臧健和不敢忽略每一个反馈,这也推动了湾仔码头的质量管理进程。

有一位顾客在饺子皮里吃出面粉袋子的残线,他写了封信:“不知道你的饺子什么时候长线了,下次要再长针就麻烦了。”

臧健和这才意识到,面粉不能开袋就用,应该先过一遍筛子。

从此,湾仔码头的水饺制作多了一道筛箩工序,保证面粉的品质。

臧健和在管理上不留情,但并不冷血,而是拿捏着情和理的尺度。更多时候,她宁愿用宽容唤起员工的自觉和归属感,让员工主动升起责任心。

曾有一位女工,因操作失误触碰了管理红线,厂长决定按公司制度将其开除。

臧健和得知这个女工刚没了丈夫,独自带孩子来香港闯荡,深知其不易。素来不插手厂长工作的她,破例向厂长说情,并向厂长保证女工下次不会犯错。

女工保住了工作,将感激全部化作工作动力,此后表现相当出色。

九:真正的贵人

1996年,湾仔码头水饺在香港已家喻户晓,以臧健和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水饺皇后》的播出,更让她成了风云人物,引起诸多商业大佬的关注,找臧健和谈合资合作的电话不断。

其中就有哈根达斯的母公司——拥有120多年历史的美国品食乐(pillsbury)食品公司。

此时,臧健和也发现,工厂的效率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节奏。她需要找老师、找“高人”了,而且,这个老师必须很会做饺子。

“可是,美国人不吃饺子,也不做饺子,怎么可能当我的老师呢?”

遭到拒绝的品食乐并未放弃,又接二连三盛情邀请其前往美国工厂参观,臧健和被其诚意打动。

在品食乐工厂,臧健和目睹了现代化的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先进的HACCP食品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操作工人严谨用心的工作态度。

更让她惊叹的是,仅研发部门就比一些香港企业的工厂都要大,每年的研发基金有一亿美金。

臧健和庆幸,老师找到了。还没等参观结束,她就拍板决定合作。

最终,品食乐“连名带姓”买下湾仔码头七成股份。

在其强力运作下,“湾仔码头”快速在上海、广州建起现代化工厂,进军国内市场,并推出手工包制的馄饨、汤圆、云吞等新产品。

1999年,“湾仔码头”水饺销售额达5亿元,牢牢占据华东冷冻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次年,臧建和获得第四届“世界杰出女企业家”殊荣。在40位获奖者中,她是唯一一位用中文发言的女企业家。

2001年,湾仔码头又“意外”迎来再上台阶的机会——全球第六大食品企业, 美国通用磨坊收购了品食乐,其超强的资金能力和冷链优势,帮助湾仔码头实现了更高速的全国扩张。

十:实力强大的通用磨坊帮助臧健和高速扩张

彼时,中国商超体系以及冷链物流设施尚不完备,通用磨坊以向商超赠送冷柜的方式,使湾仔码头得以在全国迅速铺货。

同时,通用磨坊利用产品研发和渠道能力,帮助湾仔码头开发出适合美国人的炒面、炒饭系列产品,并顺利进入美国商超。

鼎盛时,湾仔码头在国内外拥有15家大型生产基地,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北美、欧洲多个国家;在国内则与思念、三全形成冷冻面点三足鼎立之势,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从天涯沦落人到数十亿身家的杰出企业家,有人说臧健和很有运气——

没做任何广告,却有无数媒体帮她免费宣传;没有自己的销售,却把饺子卖到了世界各地;一步步误打误撞,总像有贵人帮忙。

其实,臧健和真正的贵人是她自己——对人生品格的坚守,对产品品质的坚守。

十一:离开媒体视线

卖出后的湾仔码头变得十分低调,很少受到媒体关注,近几年来更是鲜见报道。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心脏病的压力,臧健和对产品的生产参与也日益减少。

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8年4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举行的“臧建和堂”命名仪式。当时的她,坐着轮椅。

十二:退休后的臧健和很少公开露面

如今,湾仔码头仍是这个春节里中国人的餐桌主角,而臧健和已不在。

她的离开,结束了“水饺皇后”时代,但她的励志传奇,仍会随一袋袋湾仔码头传扬于世。

一位中国台湾网友在缅怀臧健和时说:“湾仔码头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吃饺子并不是南方人的习俗。(湾仔码头)将两岸三地串成完整的大中华区,这种感觉很亲近。”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责编:周怡

美编:殷姗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作者:华商韬略,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臧健和 湾仔码头 创业 品质 商业传奇
相关文章
2018年-2023年欧洲移动出行创业公司种子轮风险投资额(附原数据表) ​​​
2023年Q1-2024年Q1亚洲天使与种子轮风险投资额交易量(附原数据表) ​​​
大模型公司开始在应用层争抢占位
前天听一个85后女企业家分享她的创业故事,重点讲了几次大的失败。深受震撼。 她08年接的第一个外贸大单,是个一百多万货值的单子。当时她刚入行不懂,跑工厂跟...
创业的一个milestone可能是 不主动跟人提自己的过往背景(大厂、VC之类)且觉得那不是一个加分项
薇美姿拼营销官宣2位代言人,创始人王梓权股权近期遭冻结
今天发现了一个很聪明的创业点子,特别适合正在送外卖的小哥。 在一些工厂的附近,路边摆摊,卖盒饭。一份12元,中午2小时可以卖100份,三个人合伙。一天收入120...
大家知道现在有个小生意很火爆吗? 自助台球室。 我有个朋友去年年初开了一家,租了个不临街的铺面3000元。24小时营业,四张桌子,扫码进入。每天早上去打扫下卫...
见了一个消费品前辈,观点对我冲击蛮大 从1994到2024,过去30年简直疯狂;所以我们往后看,其实不是期待消费品的低迷周期什么时候结束,是就是看不见了,只能看...
《伟大始于无名》 在线阅读英文版:https://chipwilson.com/chapter/why-i-am-writing-this-book 网站内有PDF.EPUB 等格式下载。 本来想用沉浸翻一下,但是貌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