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中国AI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拥有先进制造工艺节点的 AI 芯片,而是要通过端云协同,将端侧的 AI 算力需求释放到云上,以降低功耗和对芯片的依赖。他认为,中国芯片创新应该依托于芯片能力的方向,在系统架构上发挥优势,用空间、带宽和能源来弥补芯片工艺上的缺陷。
🤔 **端云协同,释放算力需求**:华为认为中国AI发展不能过度依赖先进芯片,而是要通过将端侧的 AI 算力需求释放到云上,通过端云协同获得无缝的 AI 算力。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端侧设备的功耗和对芯片的依赖,同时保持丰富的功能。
💡 **系统架构创新,弥补芯片短板**:张平安指出,中国芯片创新应该依托于芯片能力的方向,在系统架构上发挥优势,利用空间、带宽和能源来弥补芯片工艺上的缺陷。这意味着要通过优化系统设计,提升整体效率,来克服芯片制造工艺方面的不足。
💪 **积极应对芯片现状,寻求突破**:张平安坦言,中国芯片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短期内难以获得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但他强调,中国应该积极应对现实,寻求突破,在芯片能力方向和系统架构上寻找创新,以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
🚀 **注重整体能力,而非单点突破**:张平安的观点强调了中国AI发展需要注重整体能力,而非一味追求单点突破。通过端云协同、系统架构创新等方式,可以有效弥补芯片工艺上的不足,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拥抱多元化路径,实现AI发展**:华为的策略表明,中国AI发展需要拥抱多元化路径,不能仅仅依赖先进芯片,而是要积极探索其他技术路线,例如端云协同、系统架构创新等,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
快科技7月6日消息,近日,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公开表示,中国AI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创新,必须摒弃“没有最先进芯片就无法发展”的观念。
“没有人会否认我们在中国面临计算能力有限的问题…… 但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拥有具有先进制造工艺节点的 AI 芯片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最终基础。”张平安说道。张平安指出,华为创新的方向是将端侧的 AI 算力需求通过光纤和无线网络释放到云上,通过端云协同获得无缝的 AI 算力。通过云侧的算力,让端侧既保持了丰富的功能,又极大地降低了功耗和对芯片的依赖。其实更早之前,张平安就曾表示,我们半导体能解决7nm就非常非常好。对于众所周知的中国芯片现状,张平安表示:“我们肯定是得不到3nm,肯定得不到5nm,我们能解决7nm就非常非常好。”张平安还认为,中国芯片创新的方向,必须依托于我们芯片能力的方向,不能在单点的芯片工艺上,而是应该在系统架构上(发力),发挥我们在带宽上的能力,希望用空间、用带宽、用能源来换取我们在芯片上的缺陷。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雪花文章内容举报]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