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文章深入剖析了关于乌克兰矿产协议的关键内容,作者将该协议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乌克兰当前局势的深刻感慨。文章从多个角度解读了协议的实质,包括矿产所有权、伙伴关系、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基金运作模式、立法、美国的影响力以及税收等,揭示了协议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含义和潜在后果。文章还提到了乌克兰央行放宽外汇管制,并预言了乌克兰总统的未来命运。
⛏️ 协议明确规定地下矿产归乌克兰所有,但开采收益与乌克兰政府无关,这引发了对所有权真实含义的质疑,暗示这只是一层遮羞布。
🤝 协议中所谓的“平等伙伴关系”被质疑,因为外来势力不仅分割了乌克兰的财产,还拥有50%的管理权,这被认为并非真正的平等。
🏭 文章指出,国有企业虽然名义上仍归乌克兰所有,但在买办政府的配合下,这些企业可能面临被搞垮的命运,类似于黑海造船厂的遭遇,暗示了外部势力对乌克兰经济的潜在控制。
💰 文章分析了协议中的“无债务负担”条款,认为这可能只是暂时掩盖了5000亿债务的问题,暗示在买办政府濒临破产时,这笔债务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可能导致乌克兰面临进一步的政治风险。
🇺🇸 文章揭示,美国在此协议中拥有最终的管理权和决定权,并借此吸引投资和技术,而基金的收入和捐款在美国和乌克兰均不征税,这意味着乌克兰人民无法从矿产开采中获益。
原创 航空小筑的方方 2025-05-01 14:07 广东

我是真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百多年前中国的历史在其它地方重演。看到新闻标题的一瞬间,脑子里闪过了1840年以来我们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忽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真的是感慨万千。 是,没错。但这东西自此以后开采出来的收益与乌克兰政府无关(见后面免税条款)。光说所有权,也就是裹张遮羞布罢了。 来了个外人,分我家财产,然后还有50%的管理权,这叫平等伙伴关系? 是,没错,但也就是现在了。在买办代理人政府的配合下,搞垮国有企业那是分分钟的事,用不着现在下手。想想黑海造船厂怎么完蛋的?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总师马卡洛夫说的那句话估计大家都知道,要将该舰续建完成,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后来大毛苏霍伊专家回忆录里面也提到了这句话,但是这位专家还提到了技术层面之外的因素,那就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瓦良格号建成。瓦良格号如此,黑海造船厂如此,乌克兰的国有企业同样如此。 那5000亿懂王的阎王债只是没提及,不等于没有了。等到买办政府濒临破产的时候,这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时候多出来一个托管地或者52州什么的也说不定。 5,符合宪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向其他全球参与者释放信号 真正的意思,跟欧洲完成勾兑,懂王不再吃独食,允许英法这些盟友上桌分一杯羹。 6,基金将完全由新许可证收入填充,已在进行的项目收入或预算收入不包含在该基金内。 意思就是,之前种种全都不算。这是新开的盘子,想上桌分蛋糕的自己投钱进来。 图穷匕见。新基金并不是董事会机制,不是你投资(对欧洲而言)就有发言权的。最终管理权和决定权在美国人手里。 这也就意味着矿产开采不会为乌克兰带来任何收益——无论是买办政府或是底层人民。刚好,在2024年5月3日,乌克兰央行宣布放宽外汇管制,特别是红线那一条 现在这个口子再一开,就像在乌克兰的国有资源和社会财富池子里放了个抽水泵,疯狂地向国外抽水。后果显而易见。 现在,英法已经可以上桌了。司机的结局,看看前面猜的对不对吧。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