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7小时前
农村出境潮:谁赚走了老乡半生积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在北京首都机场发生的一幕,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出境时因指纹磨损无法通过闸机,引发了作者对下沉市场出境游的思考。文章深入分析了农村市场出境游的特点、消费模式,以及OTA平台难以触及的原因,揭示了“熟人关系”在下沉市场的重要性。文章指出,随着出境游市场的火爆,撬动旅游增长的不仅仅是中产阶级,更是普通人的远行渴望。

👴 出境遇阻:文章以首都机场闸机处一位指纹磨损的老人无法通过闸机的经历为引子,突出了出境游人群中不同群体的差异,引发对下沉市场的关注。

🤝 熟人社会:文章揭示了在下沉市场,旅游消费依赖“熟人关系”的特点。旅行社通过“甜、稳、熟、割”的模式,利用信任和陪伴,成功撬动了老年人群体的出境游需求。

💰 市场潜力:文章引用数据表明,农村居民的出游消费增长远超城镇居民,下沉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出境游潜力。由于消费习惯和认知差异,OTA平台难以有效触及这一市场。

🌍 远行意义:文章强调,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出境游不仅仅是旅行,更是对过去辛劳生活的交代,是对“远方”的朴素渴望。这种情感需求驱动着他们进行消费。

五一前,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的电子出入境闸机排起了队。

我身前那个头戴旅行社小红帽的老人刷了七八回指纹,却怎么也刷不过去,身后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小声咳嗽,有人战术性后退,大家准备换通道了。

海关工作人员终于走过来,握住老人的手,试着帮他重新摆正,但不管怎么按,屏幕上始终只有冰冷的红色提示。

工作人员抬头,问他:“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指纹怎么都磨没了?”

皮肤黝黑的老人摊开手,咧嘴笑得颇为尴尬:“年轻时候搬砖,修房子……”

我没忍住,侧眼偷看了下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布满老茧,掌纹模糊,看不出几道清晰的线条,确实被生活碾磨得连身份的痕迹都找不到了。

最终,工作人员无奈地指了指一旁的人工通道,示意他改走人工核验。

老人弯着腰连声答谢,离开了我身前的闸机。

我本以为,这只是一段小插曲,结果,过关还没多久,老人就自己找上了我。

他拎着一张皱巴巴的登机牌,像个丢了导航的外卖小哥,满脸茫然地扫视四周。

最终选中了我,大概是因为我刚才在他身后提示过怎么在闸机上放护照。

“小兄弟,这咋走啊?我……我不认识路。”他把登机牌递给我,声音很轻。

我接过来一看,倒是和我一个方向,便和他说,“要不我带你过去吧?”

路上短短几分钟,老人开始和我搭话了。

第一次出国,人生第一张护照,团费一半是他自己攒的,另一半是孩子们凑的,结果出关拖在后面被导游忘得干干净净。

“老伴早走了嘛,就想着自己出去看看,我们这团都是村里朋友。”他说这话时,眼睛有点亮。

我嘴上笑着点头,心里却在琢磨这乡里乡亲们抱团出境,里面的门道恐怕没那么简单。

“不是便宜,是关系。”

老人一路和我说得断断续续,但我大致听明白了他的旅游团报名经过。

简单来说,整个过程可以用四个字总结:甜、稳、熟、割。

一开始,是甜。

镇上的旅行社联络员,隔三差五来村里,送点米面油,组织大家量血压、剪头发、跳广场舞。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甜到牙疼。

这种长期陪伴,很快打破了陌生感——联络员,那不是推销员,是老人们比亲儿子亲闺女都亲的“亲人”。

然后,是稳。

先推小团,比如两三百块的短途游,一天来回,包车接送,顺路还带一顿正宗农家乐。

体验感超好,老人们回来一吹——“玩得好又便宜,跟着熟人走,放心!”

信任感,稳定建立。

接着,是熟。

联络员开始说服老人家们:“别老闷在村里,出去看看嘛,世界大着呢!”

在村口、在广场舞上、在卫生所里,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讲故事、晒照片,直到大家心理防线彻底垮掉。

这时候,拿出大单子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是割。

团费一万三千元一位,马来西亚+泰国七日游,牛X的是远不止是这点团费,老人们在联络员账上少则买了几千,多则上万、十几万的旅游卡。

村里乡亲们一起报,导游全程带,吃住全包,“据说连喝水都有导游提醒。”

至于行程是不是赶鸭子、购物点是不是一堆、回程后体验是否配得上价格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关系链子已经绑牢了。

首都机场的登机口,我第一次真切意识到:出境游的世界,不止有打卡的小红书,还有磨光指纹的大叔。

在下沉市场,旅游卖的也不是行程,是熟脸,是信任,是“跟着走就行”的安全感。

大叔拿着团费出国,不是因为便宜,是因为他信了村头那个给他量过血压的小伙子。

那么,这样的下沉出境消费市场到底有多大规模?

看看官方数据:2024年一季度,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达4.76亿,同比增长39.2%;出游花费3200亿元,同比增长39.6%。

反观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只增长了22.4%,花费增长14.8%。

简单讲,城里人忙着996,农村人忙着打卡世界。

这种现象,今年特别明显:在一线城市,年轻人社畜化严重,旅游需求被严重压抑。

在下沉市场,老年人、中青年反而开始释放积蓄的购买力,房贷压力小,闲钱多,时间多,出国门槛降低。

尤其是出境游,护照办理放开,签证更灵活,团签业务回暖,农村大叔、大妈们过去一辈子没想过能出国,如今只要几千块,一张护照,一顶红帽子,就能在异国他乡合影留念。

一边是北上广深的房奴在拼命搬砖,一边是小县城的大爷大妈在泰国、马来西亚喂鱼。

你说魔幻吗?很魔幻。但这就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但你可能会问:这么大的市场,携程、美团、飞猪去哪儿了?怎么没见他们赚这些人的钱?

答案很简单:打不动。

因为这一批农村、中小城市的消费者,有几个特征:不会上网比价,不习惯线上支付,看不懂复杂的网页流程,只认村里那张“熟脸”。

而OTA平台最擅长的是流量、转化、标准化,在农村,真正有效的却是信任地推。

哪怕携程补贴到骨折,也很难抢走那个每天来村头聊天送鸡蛋的地推小哥。

说白了,城市靠算法,乡村靠陪伴。

而那些县城、小镇上的本地旅行社,靠着地推铁军,一家家敲开了村民的门,一条条拿下了出境游的大单。

这就是典型的:大厂打天花板,农村抠地皮。

而真正爆发力的市场,恰恰藏在地皮里。

把大叔送到登机口时,他连声说着“谢谢”,像是生怕自己被落下似的,一只手死死攥着护照。

我提醒他:“大爷,到了那边,跟着导游走就行,别乱跑。”

他点点头,笑得像个刚拿到奖状的小学生。

飞机飞往塔什干那一刻,我靠在座位上合眼休息,脑海里却不断闪回老人攥着登机牌、又紧张又兴奋的样子。

他是不是花贵了?大概率是。

他是不是被骗了一点?或许是。

但他是不是值?我想,是的。

这一万三,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出境游,是老人对自己半辈子劳累生活的一个交代,是对“远方”两个字最质朴的渴望。

不是所有的买单,都为了性价比,有些买单,是为了人生有一段可以讲述的故事。

今年“五一”黄金周,中国将迎来出境游大潮,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预计每日平均跨境旅客人数将达215万人次。

在五一出境游人潮中,有人刷的是护照,有人刷的是半生辛劳攒下的一次远行,撬动旅游格局的,不是中产的精致生活,而是普通人的觉醒远行。

在这个五一,在老人搭乘的这架飞往东南亚的航班上,我也见证了这种新的出境浪潮:未来真正撬动国内文旅行业增长曲线的,也许正是这些刷不出指纹的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出境游 下沉市场 旅游消费 熟人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