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5月01日 03:47
[国 际] 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宣布,全球最大、功率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所有组件制造完成,标志着聚变能源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系统由中央螺线管和环形极向场磁体组成,重约3000吨,是ITER托卡马克装置的“心脏”。其工作原理是将氢燃料注入反应堆,通过磁场约束并加热等离子体至1.5亿摄氏度,引发聚变反应。ITER旨在验证聚变能源作为地球上丰富、安全、无碳能源的可行性,是一个由30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也贡献了重要力量。

💪ITER完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功率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该系统是托卡马克装置的“心脏”,重约3000吨。

🔥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通过五个步骤工作:注入氢燃料,通电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外部加热至1.5亿摄氏度,最终引发聚变反应释放热能。

🌍ITER旨在证明聚变能源作为地球上丰富、安全、无碳能源的可行性,是30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贡献了极向场磁体和超导材料。

聚变能源领域里程碑——

    科技日报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官网30日消息,在聚变能源领域,ITER实现了一项里程碑式成就——全球规模最大、功率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所有组件制造完成。

    此次完成的最后一个组件是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在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待其在法国南部ITER实验堆现场组装完成后,中央螺线管将成为该系统最强大的磁体,磁力足以吊起一艘航空母舰。它将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交付的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整个脉冲磁体系统重约3000吨,是ITER环形反应堆(托卡马克装置)的电磁“心脏”。

    该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工作原理分五个步骤。首先将几克氢燃料(氘气和氚气)注入ITER巨大的托卡马克反应堆腔室。接着,脉冲磁体系统通电使氢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随后,等离子体就被约束在这个磁场构成的“无形笼子”里。再之后,外部加热系统将等离子体温度提升至1.5亿摄氏度。最终,在此高温下,等离子体粒子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大量热能。

    按计划全面投入运行后,ITER仅需50兆瓦的输入加热功率即可产生500兆瓦的聚变功率。在这种效率水平下,聚变反应基本自热,形成“燃烧等离子体”。

    ITER旨在证明聚变(太阳和恒星的能量)作为地球上丰富、安全、无碳能源的可行性。这是一个由30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中国制造了一块10米长的极向场磁体,已安装于托卡马克装置底部。中国还为部分PF磁体贡献了铌钛超导体,此外还贡献了18个超导校正线圈磁体,其被放置在托卡马克周围,用于微调等离子体反应。

    ITER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表示,ITER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技术复杂,更在于国际合作框架使其能在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中推进。这一成就证明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挑战时,能克服分歧推进解决方案。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ITER 聚变能源 超导电磁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