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今年上半年AI市场火热,类似2023年,但需警惕随之而来的低谷。过去两年,产品成功多是“套壳”的胜利,即对现有模型能力的巧妙利用。赚钱最多的是黄聊和修图,融资最多的是LLM和Agent概念,分别对应模型成熟能力和最新边界。最佳变现策略是用一年前的模型技术,最佳融资策略是讲半年后的模型边界能力。AI发展迅速,两年时间足以让一家公司成为“老公司”,Agent概念也可能被颠覆。今年上半年由Deepseek和Manus引领的浪潮已近尾声,Agent热度预计还有几个月,后续市场走向取决于模型能力的新突破。
💰过去两年,黄聊和修图是AI领域最赚钱的赛道,而LLM和Agent概念则是最受资本青睐的方向。这反映了模型成熟能力易于商业落地,而模型最新边界则更具融资潜力。
🚀AI领域变化迅速,两年前成立的公司可能已显“老态”。Agent概念可能面临被颠覆的命运,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发展速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
🌊今年上半年,Deepseek和Manus引领了AI领域的新浪潮(或称RL),但目前这股浪潮已接近尾声。Agent的热度预计还能维持几个月,后续市场表现取决于模型能力是否能取得新的突破。
1)25 年上半年市场很热,很像 23 年上半年的市场,但要注意的是 23 年市场热了半年以后,极冷了一年的时间,这波可能不会那么惨,但也很可能之后会接着一个低谷
2)过去两年里所有的产品本质上都是套壳的胜利,monica 是套 llm 的客,manus 何尝不是一种套推理模型的壳,当然套壳在我这里从来不是贬义,好的套壳就是把最新模型能力最大化利用的产品力
3)过去两年里真的赚到钱的最多的还是黄聊和修图,而融钱最多的是 llm 和 agent 概念,这两个分别对应着模型的成熟能力和模型的最新能力边界,模型能力成熟的时候产品最容易做大规模落地和商业化,而模型能力边界上最容易讲故事和融资,所以最好的变现选择可能是用一年前的模型技术,而最好的融资选择是讲半年后的模型边界能力
4)我们现在已经把两年前出来的公司叫“老公司”了,这就是 AI 和模型的变化速度,两年后今天的公司很可能也是老公司,Agent 很可能又会是个要被颠覆的老概念,这都很正常,当下拼的就是卷的能力和速度
5)今年上半年这波实际是 Deepseek 和 Manus 带起的浪潮(或者说 RL),到目前为止感觉逐渐进入尾声了,Agent 我感觉还有几个月的热度也就差不多了,后面市场会不会更冷就要看有没有新的东西接上,那按照上面所述,仍然看的是模型能力会在哪些方面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