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04月30日讯 近期,记者在基层走访调研发现,一些部门和地区的值班制度出现泛化、僵化、应付化等异化苗头,空耗基层精力却难以匹配实际工作需求。中部某市一名小学教师向记者透露:“学校领导曾在一次开会时强调值班纪律,要求我们必须在值班电话响起5秒内接听,并举出反面案例。
另一学校一名教师在节假日值班期间未能在10秒内接起教育局检查人员打来的电话,被点名批评。”一方面,“为值班而值班”难以匹配实际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没苦硬吃”造成基层人力物力的浪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等专家分析,一些地方不合理值班过多,一是由于上级要求欠科学,二是问责用力过猛,少数领导要求加码。受访干部坦言,他们不反对值班,也并非不愿值班,而是希望值有意义、有实质工作内容、真正需要值的班。
来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