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亲密盟友到暗中博弈,OpenAI与微软的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与重构。
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曾说,OpenAI与微软有着“科技界最好的合作关系”。如今,这段硅谷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
过去六年里,微软向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注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为其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助力OpenAI推出的ChatGPT获得了每周超过5亿用户。OpenAI则为微软提供了先进的生成式AI工具,也推动了这家科技巨头股价翻了三倍。
但这段合作关系如今已出现裂痕。知情人士透露,两位CEO围绕微软为OpenAI提供的算力资源、微软对OpenAI模型的访问权限,以及奥尔特曼领导下的AI系统是否即将实现类人智能等问题,分歧日益加深。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已将推动ChatGPT竞争对手Copilot的销售和使用列为优先事项,并在去年悄然聘请了奥尔特曼的一位竞争对手,着手组建团队开发微软自有的大模型,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尽管两家公司正为未来可能的“分家”做准备,但在当下这场全球AI竞赛的关键时刻,彼此仍握有极大的影响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有能力阻止OpenAI转型为独立的盈利性公司。如果这一转型在今年年底前无法完成,OpenAI可能会损失数百亿美元。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截至目前,微软尚未威胁要采取此类行动。与此同时,OpenAI的董事会也有权启动合同中的一项条款,禁止微软访问其最先进的技术。部分知情人士称,OpenAI内部过去一年里曾多次讨论是否动用这一条款。
奥尔特曼与纳德拉的合作始于2018年夏天的一次偶遇。那年,两人在爱达荷州太阳谷的Allen & Co.年度投行大会上于楼梯间短暂交谈。彼时,奥尔特曼刚与人共同创办了OpenAI,致力于开发超越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在那五分钟的交流中,奥尔特曼透露OpenAI计划大规模融资,两人遂相约保持联系。
一年后,微软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获得独家访问技术的权利,并成为其唯一的云服务提供商。尽管合作初期未引起广泛关注,2022年11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迅速点燃了全球对生成式AI的热情,迫使谷歌和Meta等硅谷巨头重新规划战略,也让微软在新一轮AI竞赛中异军突起,甚至一度登顶全球市值榜首。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两家公司关系最为密切的阶段,纳德拉常常一连发来多条短信,奥尔特曼也总是及时回复。内部沟通遇阻时,奥尔特曼甚至会在OpenAI的Slack群组里贴出他与纳德拉的短信截图,以打破僵局。
2023年初,微软再次注资100亿美元,支持OpenAI租用微软的数据中心训练新模型。然而,同年OpenAI董事会突然罢免奥尔特曼,引发一场风波。纳德拉迅速出面表态,展现出对奥尔特曼的坚定支持。这场风波在OpenAI内部被视作“小插曲”,但对纳德拉而言,却敲响了警钟——微软必须为可能失去奥尔特曼或OpenAI本身做好准备。
在奥尔特曼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纳德拉开始接触谷歌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苏莱曼,并在多次会晤后将其连同Inflection AI团队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入麾下。苏莱曼的任务是开发足以挑战GPT-4的大型语言模型,但项目初期进展不顺,微软不得不继续依赖OpenAI的技术支持。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一次涉及知识产权共享的会议上,苏莱曼曾当面怒斥OpenAI的律师,引发高层紧张。冲突的根本在于OpenAI正朝着类人智能模型迈进,根据与微软的协议,一旦成功开发出这样的模型,OpenAI董事会有权重新审视双方关系。奥尔特曼对此信心十足,但微软代表在闭门会议中明确反对,称目前技术远未达到该标准,纳德拉在一档播客中更是称这是一场“荒谬的标准游戏”。
OpenAI对微软的立场颇感意外。与此同时,OpenAI希望微软提供更多算力和顶级芯片资源,而微软则回应称自己已尽最大努力,并适当放宽了一些独家条款。双方的紧张关系在去年夏天进一步加剧,当OpenAI研发出代号“Strawberry”的新模型时,在技术交付方面动作迟缓,引发微软不满。据称OpenAI团队仍在摸索该模型的能力,因此需要时间打磨。
曾经热络的短信往来如今变为一周一次的例行电话。据悉,微软与OpenAI原本正在洽谈一个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项目,但奥尔特曼遭罢免后,这一计划被搁置。今年1月,奥尔特曼出现在白宫讲台上,与特朗普、孙正义、埃里森共同宣布一项名为“星门”的5000亿美元投资计划,由日本财团与甲骨文主导,而这个项目的构想,正是他曾希望与纳德拉携手推进的蓝图之一。
那时,纳德拉正在数千公里之外的达沃斯,错过了这场象征着未来AI格局的关键宣告。
编辑/lam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