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上海,一家连锁足疗店的前台墙壁上,赫然挂着一张写有“本店全面学习胖东来”的布告。“这是总部要求贴的,好几个月了。”客服经理表示,去年底企业管理人员全都去许昌学习胖东来了,但这家门店没有员工去过。“也没涨工资,只增加了服务考核项目。”有员工颇有怨言。 同月,上海闵行区刚装修仅1年的连锁商超“中蔬时代”,也贴出了“学习行业标杆胖东来,自3月11日起自主调改闭店调整”的巨幅海报。据透露,接下来全国十多家门店也要调改。2024年是中国超市行业调改元年。调改范本一致,就是河南的连锁商超胖东来。 这家将“自由·爱”印在卖场每一个角落的企业,在实体零售行业面临普遍困境之时,创造了不少“传奇”:老板让利保证员工高工资待遇、对客户投诉动辄赔付上万元、自有品牌商品被调改商场争相引进… “做当地的胖东来”成了商超行业自我拯救的口号,“学习胖东来”的标语在全国各行各业的门店出现。 但是,这场关于胖东来的经营“模仿秀”,是否适合所有企业?所谓的“学习”究竟要学什么?有时企业主们自己也说不清。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95846&v=1.7&s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