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07月05日
上半年券商发债总规模降三成,所为何因?三方面原因或抑制拿钱冲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券商补充资本金需求下滑,债券融资规模大幅下降。截至7月4日,证券公司发债284只,融资5072.3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4.47%、28.38%。主要原因包括市场影响下券商调整重资本业务、去年发债规模较大导致债务规模攀升以及监管鼓励轻资本业务发展等。尽管发债规模下降,但债券仍是券商补充运营资金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已有17家券商获批发行公司债或次级债,总规模合计不超过2555亿元。

🤔 **市场影响和监管导向**: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券商对自营、两融等重资本业务进行了调整,导致对补充资本的需求下降。此外,监管鼓励轻资本业务发展,也抑制了重资本业务的扩张,导致券商定增再融资规模缩水。

📈 **债务规模攀升**: 去年券商发债规模较大,导致债务规模已经较大,利息净收入受到影响,进一步抑制了券商发新债的动力。

📉 **发债规模整体萎缩**: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规模整体萎缩,部分头部券商发债下滑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例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发债规模同比下降超过50%。

🚀 **部分券商发债激增**: 尽管发债规模整体下降,但部分券商发债规模激增,例如招商证券、方正证券、中泰证券等券商发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0%。

💰 **发债利率成本持续走低**: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利率成本持续走低,52家券商发债加权平均利率为2.58%,低于去年同期的3.3%。


财联社7月5日讯(记者 高艳云)券商补充资本金需求下滑,债券融资骤降。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4日,证券公司发债284只,融资5072.3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4.47%、28.38%;其中,证券公司债发行2820.7亿元,同比下滑29.55%;次级债发行707.47亿元,同比下滑20.11%;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1544.2亿元,同比下滑29.58%。

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一是受市场影响,券商对自营、两融等重资本业务调整;二是去年发债规模较大,债务规模本身已经较大,利息净收入受到影响;三是监管去年初提到“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由此轻资本业务受到鼓励,重资本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去年以来,券商定增再融资缩水即是与此有关。

尽管今年以来的发债规模不太理想,但在股权融资受限等情况下,债券仍是券商融资补充运营资金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17家券商合计不超2555亿元公司债或次级债获批。

债券融资缩水近三成

东财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发债规模最高的是招商证券,发债金额为565亿元;此外发债规模居前十之列的还包括广发证券(329亿元)、国信证券(324亿元)、中信建投(302亿元)、中国银河(280亿元)、中信证券(244亿元)、东吴证券(210亿元)、海通证券(181亿元)、国元证券(180亿元)、国泰君安(160亿元)。

部分头部券商发债下滑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7月4日,中信证券发债244亿元,同比下滑57.57%,海通证券同比下滑49.3%,国泰君安同比下滑56.76%,东方财富证券同比下滑12.14%。

在券商发债规模整体萎缩的情形下,部分券商发债激增,招商证券年内发债规模同比激增53.95%,此外增速较大的券商还包括方正证券(150%)、中泰证券(139.13%)、南京证券(25%)、开源证券(450%)、中原证券(85%)、首创证券(100%)。

券商发债利率成本持续走低,今年52家券商发债加权平均利率为2.58%,去年同期为3.3%。

业内人士称,主要有两大因素导致发债规模的下滑,一是券商重资本业务如自营、两融发生调整,即便低利率环境,如果补充资本产生的业务收入不能覆盖融资成本,券商也不会轻易发债;二是,此前券商密集发债,债务规模攀升至高位,影响利息净收入,发新债的动力受限。部分券商发债的增长,或与此前债务规模基数较小有关。

2023年是券商发债融资大年,73家券商发行787只债券,融资1.5万亿,同比增33.7%。

大公国际研报指出,证券公司融资主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到期债务,当市场行情上行时,其流动性需求相对较大,发行债券频次较高;反之,融资需求相应下降。

逾2500亿券商发债在途

截至7月4日,今年以来,已有17家券商获批发行公司债或次级债,总规模合计不超2555亿元。

国联证券分别有2笔债获批,合计总规模达240亿元。一是,7月2日国联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二是,1月2日证监会同意国联证券公开发行不超过180亿元公司债注册申请。

南京证券同样有2笔债券获批,总额达125亿元。4月份,证监会同意南京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余额不超过75亿元短期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3月份,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5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8家券商单次获批发债规模达到200亿元,分别是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国银河、申万宏源。

发债规模达到百亿级的券商还包括西部证券(180亿元)、国金证券(150亿元)、华安证券(100亿元)、中泰证券(100亿元)。

此外,山西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券商 债券融资 资本金 市场环境 监管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