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21小时前
“仅退款”全面取消,消费者权益会失去保护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电商平台近期取消“仅退款”服务,引发广泛关注。这项原本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举措,因被部分人滥用,导致商家负担加重,最终走向终结。文章分析了“仅退款”政策的初衷、演变及其弊端,指出其在便利消费者的同时也考验着道德底线。取消“仅退款”后,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成为关键。文章呼吁相关监管机构和组织承担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弥补电商平台留下的空白,以促进消费和经济发展。

💸“仅退款”服务起初是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等特殊商品的售后问题,后被电商平台广泛推广,成为吸引顾客的手段。但过度使用导致部分消费者利用规则薅羊毛,给商家带来损失。

⚖️ 商家在遭遇不合理“仅退款”时维权成本高,只能通过涨价转嫁成本,最终由其他消费者承担。这种现象使得原本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则,反而损害了“好”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 取消“仅退款”后,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挑战。文章强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仍有不足,法律和相关机构应承担起保护责任,弥补电商平台留下的空白,避免消费者投诉无门。

📈 充分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是刺激消费的关键。文章指出,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实现平衡,才能激发更大的消费潜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主笔|谢九

最近,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对售后服务规则进行重大修改,取消了争议颇大的“退款无需退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仅退款。这项原本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出台的规则,为何最终走到了死胡同?取消之后,又将如何保证消费者权益呢?

按照传统处理办法,消费者购买货物后如果遇到质量问题,通常是要求商家换货,或者是将货物退还要求商家退款。不过,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电商平台之间竞争加剧,尤其是新崛起的电商平台为了吸引客户,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到了极致,推出了“仅退款”服务,也就是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款,但是无需退货。

《当婆婆遇上妈》剧照

仅退款服务的推出一开始有其合理性所在,比如最早在2021年推出仅退款服务的拼多多,一开始主要针对生鲜农产品,这类商品销售周期很短,消费者退货之后,商家其实也很难二次销售。所以,拼多多就对生鲜农产品推出了仅退款。

后来,其他电商平台也开始效仿,除了生鲜农产品,一些低价商品也开始仅退款,因为退货的运输成本可能就超过了商品本身价值,仅退款也是一个便利消费者的合理选择。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加入其中,仅退款成为电商之间竞争内卷的手段,不只是生鲜农产品和低价商品,大部分商品都开始推行仅退款服务,仅退款逐渐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

《欢乐颂》剧照

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做到如此极致,自然是极大便利了消费者,也让顾客购物时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但是,仅退款在极度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是对消费者道德底线的考验。这需要消费者具备较高的道德标准,不会利用规则去占便宜。

应该说,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具备基本的道德底线,没有滥用这项规定,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自诩聪明的消费者充分利用规则,甚至衍生出一条薅羊毛产业链。一些消费者购买了商品之后,即使没有质量问题,也提出仅退款要求,自己不花一分钱就占有商品,而商家钱货两空,如此就给商家带来了巨大负担。

有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概有1/4左右的人是出于薅羊毛的目的而使用仅退款。考虑到电商用户的庞大,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一些选择仅退款的理由五花八门,甚至理直气壮,比如 “不喜欢”“没钱了”甚至还有 “我不知道购物还要花钱的”。

对于商家而言,在遭遇不合理的仅退款之后,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官司,但即使最终胜诉,也极大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一些小商家而言,面对不合理的仅退款时,可能更多只能选择息事宁人。

当仅退款越来越成为商家的负担,很多商家就通过悄悄涨价来消化成本。所以,那些利用仅退款漏洞来薅羊毛的消费者,给商家带来的成本其实最后转移到了其他的消费者身上。那些道德感较高的“好”消费者,最终承担了“坏”消费者薅羊毛的成本。仅退款这项原本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则,最终演化成”坏”消费者得利,而让“好”消费者和商家受损。

《太阳的后裔》剧照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电商平台的过度内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小商家的压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开始出手整治内卷式竞争,多个最高级别的会议上都专门提及。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卷的电商平台率先做出回应,取消了商家意见颇大的“仅退款”强制性要求,如果消费者收到货后申请“退款不退货”,将由商家自主处理,平台不再主动介入。这也就意味着,由电商平台主导的仅退款,在实行了4年之后走到了尽头。

仅退款消失之后,商家从压力中解脱出来,由此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利益如何得到合理保护?

长期以来,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是过度,而是不足。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和商家相比,都处于弱势一方,当权益被侵犯之后,维权极其困难。所以,仅退款这项规定的诞生,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其实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意味着多年来处于弱势的消费者,首次历史性地得到了保护。

仅退款这项规定虽然有过度内卷之嫌,但是从发达国家来看,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其实更卷,真正将消费者奉为“上帝”,通过各种法律和组织,对消费者给予全方位保护。老太太在餐厅摔倒就可以获赔几十万美元,在国内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其实比我国的“仅退款”更加内卷。但也正是由于对消费者权益的高度保护和尊重,很多发达国家才营造出了一个消费型经济。

《匆匆的青春》剧照

消费者权益保护,原本应该由成熟的法律,以及各种消费者保护组织来完成,但是,由于法律和相关机构的缺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最终落到了电商平台的头上,通过仅退款这种方式来完成,理论上而言,这并不是电商平台应该承担的角色。

在电商平台最近取消仅退款之后,消费者其实再度回到了相对弱势的一方。在电商平台卸下消费者保护的职责后,相关监管机构和组织就应该承担起该有的责任,弥补电商平台留下的空白。否则,消费者可能又会重新回到投诉无门的境地。

和商家相比,大部分消费者处于弱势一方,当发生纠纷时,还是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才能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实现真正的平衡。对于当前亟需刺激消费的中国经济而言,唯有充分尊重和保护好消费者,才可能激发出更大的消费潜力。如何保护好消费者权益,事关中国经济大局。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然宁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仅退款 消费者权益 电商 内卷 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