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组织64名企业党员和技术骨干参加“DeepSeek多场景应用”专题培训,课程设置理论阐述、实践应用、平台搭载技术等内容,引导参训党员了解AI应用,打开AI赋能生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路径。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党员,特别是研发型企业的党员来说,紧贴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专题课程,对我们解放创新思想,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有很大帮助。”参训党员徐胜明表示。
2024年以来,为了解决党员教育群体类型多样、教培资源不平衡、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金东区全面探索深化党员模块化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培训人员模块化分类、授课形式模块化设计、课程清单模块化梳理,依托乡镇(街道)党校实体化运作机制,将各类教育资源充分输送到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覆盖各类党员群体。
按照模块化理念,金东区将党员群体、课程形式、教学资源进行分类设计。党员按照村社党组织书记、村社“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城市社区党员、企业党员、流动党员6个群体分类,通过普遍轮训和集中学习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同时,从6类党员的“任职能力、从业类型、专业水平、生产生活规律”4个维度,以小班化专题培训的授课形式,因材施教。
“专题培训一方面是扬长补短,比如,针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示范培训班;针对相对落后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整固提升班等;另一方面是专项培养党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金东区组织一科负责同志说。
考虑到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金东区建立课程库、师资库、课件库三个教学资源库,将高校资源链接进党校阵地,开发适用于不同领域党员群体的专题课程,丰富教学体系。全区已整合包括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等内容的243节专题培训课程及相关课件,吸纳专兼职师资力量167人,培训各类党员1.4万余人次。
为了指导乡镇(街道)党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每年初区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教育、党委中心工作等制定年度培训清单,各乡镇(街道)对标区级清单,按照“1堂党的创新理论课+N堂其他专业课程”要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推动培训内容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构建全过程培训成效评估机制,是金东区做好党员模块化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该区从学时记录、成效评估两个层面,建立党员模块化教育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管理考评办法,形成工作闭环。
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党校)校务委员会作用,通过统一设计,发放党组织学习记录本和党员学习档案。校务委员会每季度开展指导检查,对基层党员“学没学”、基层党组织“管没管”进行管理和考核。
成效评估主要由参训党员对培训课程设计、授课师资、内容编排开展反馈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校务委员会梳理意见建议,调整下季度培训计划,提高课程接受度和实用性。
目前,全区将党员参学参训情况和学时累计情况,纳入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办法,考核结果与党员民主评议、星级评定挂钩,全面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