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前天 11:39
港股新消费势力崛起 泡泡玛特逆袭暴涨19倍重构行业估值逻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今年以来,港股消费板块表现亮眼,古茗、蜜雪集团、卫龙美味、布鲁可、泡泡玛特等公司股价涨幅显著。这轮上涨背后,既有政策红利的推动,也有资金避险的需求。多家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增长。泡泡玛特海外市场拓展尤其成功,营收占比已达38.9%。国信证券认为,这些品牌通过对新消费需求的洞察,在品质、情绪价值和实用痛点上实现了产品升级创新,并借助兴趣电商、内容营销等工具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品牌力的提升也保障了长期增长的稳定性。

📈 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消费股上涨受益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IP+”和“AI+”等新业态的支持,以及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消费板块作为避风港的吸引力。

💰 业绩向好是基石:古茗、蜜雪集团、卫龙美味、布鲁可、泡泡玛特等公司2024年营收和净利均实现显著增长,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坚实支撑。例如,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增长185.9%。

🌍 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成果显著,港澳台及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75.2%,营收占比达到38.9%,并在多个国家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 “新质消费”是关键:新消费品牌通过对新的消费需求洞察,从品质、情绪价值和实用痛点三个维度实现了产品升级创新,从而带动了品牌溢价的逆势提升。卫龙魔芋爽和蜜雪冰城的“轻体果蔬瓶”是典型案例。

🧸 IP 价值凸显:泡泡玛特旗下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总营收为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显示了优质IP的强大变现能力。


财联社4月29日讯(编辑胡家荣)自开年以来,消费相关话题被市场持续关注。古茗(01364.HK)、蜜雪集团(02097.HK)、卫龙美味(09985.HK)、布鲁可(00325.HK)、泡泡玛特(09992.HK)在年内涨幅均超一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自2022年10月以来,股价实现了显著增长,从约9.95港元上涨至超过190港元,涨幅高达19倍。

注:泡泡玛特上市以来的表现(年线)

事实上,这些消费相关个股的上涨与政策和资金相关紧密。从政策方面,中共中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IP+"和"AI+"等新业态,直接催化泡泡玛特等IP驱动型企业估值修复。

从资金方面来看,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冲击),兼具抗周期属性与政策红利的消费板块成为资金避风港。

消费相关概念股去年业绩向好

以古茗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收入和净利出现双位数增加。根据年报,收入约87.91亿元,同比增长14.5%;毛利约26.87亿元,同比增长11.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4.785亿元,同比增长36.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古茗的门店网络覆盖中国超过200个各线级城市,包括9914家门店,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9001家门店增长10.1%。

以蜜雪集团为例,该公司作为国内茶饮行业的龙头,去年业绩更为夸张。根据年报,营收为248.3亿元,同比增加22.3%;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加39.8%。

以卫龙美味为例,2024年营收增长28.6%至62.66亿元,净利润增21%至10.68亿元,毛利率提升至48.1%。魔芋爽等蔬菜制品收入占比达53.8%,成功扭转"辣条依赖",并通过零食量贩渠道(占比20%)打开增量市场。

以布鲁可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的收入为22.41亿元,同比增长155.6%;毛利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184.1%;经调整年度利润为5.85亿元,同比增长702.1%。

光大证券研报则指出,中国拼搭玩具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布鲁可已成功转型切入该赛道,凭借优质IP、强大的产品力、渠道网络优势形成一定的品牌力。公司深度绑定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头部IP,后续新IP开发及品类拓展推动增长。

以泡泡玛特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高达34亿元,同比增长185.9%。该公司的海外市场的拓展成果尤为突出,港澳台及海外营收实现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营收占比达到38.9%。泡泡玛特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五个国家开设了首家线下门店。

泡泡玛特在近日公布今年首季度业绩,其中收入较同期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港股崛起的新消费品牌为何持续引市场关注?

除了上文提及的政策红利释放和业绩验证成长性之外,国信证券指出,本轮新消费应以“新质消费”来理解,这些品牌逆势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对新的消费需求洞察后,从品质、情绪价值和实用痛点三个维度实现了产品的升级创新,从而带动了品牌溢价的逆势提升。再依托兴趣电商、内容营销等杠杆工具,实现了指数级的爆发。

该券商指出原因在于:一方面,流量红利见顶下,效率较高的渠道杠杆费用率也较高,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毛利空间才可能保障最终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提升品牌力能够形成品牌自有流量,弱化外部平台和市场的波动影响,提升长期持续增长的稳定性。因而这些品牌不仅具备业绩稀缺性也具备长期增长确定性。

以当下火热的谷子经济即文中提到泡泡玛特等这类公司,该公司旗下产品持续爆火,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总营收为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

中金发布研报称,考虑到泡泡玛特重点IP优质新品储备丰富、北美市场热度持续走高,故分别上调2025及2026财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10%及8%,至分别64亿及79.2亿元人民币,同时上调目标价29%至220港元。

同期的卫龙和蜜雪冰城表现引发市场关注。卫龙魔芋爽以低卡高纤维特性,既满足解压需求又契合健康趋势,蔬菜制品收入占比已超53.8%。蜜雪冰城通过“轻体果蔬瓶”等产品线,将茶饮从“高糖负担”重塑为“健康小确幸”。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消费股 港股 新消费 泡泡玛特 业绩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