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 09:08
重大重组复牌,新莱福“20cm”高开跳水,并购疑云引分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新莱福拟收购金南磁材引发市场关注,因两家公司实控人均为汪小明。金南磁材专注于微特电机用橡塑磁体,新莱福则以吸附功能材料和电子陶瓷元件为主。并购预计提升新莱福营收和净利润,并强调技术协同。然而,复杂的关联关系、现金流锐减以及募投项目滞后引发市场担忧。尽管行业前景看好,但跨领域整合的难度和合规性问题仍待解决。

💡新莱福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南磁材100%股权。两家公司均由汪小明实际控制,引发市场对关联交易的关注。新莱福主营吸附功能材料和电子陶瓷元件,金南磁材专注于微特电机用橡塑磁体,二者业务各有侧重。

💰财务数据显示,金南磁材2024年营收5.02亿元,净利润8341万元;新莱福同期营收8.86亿元,净利润1.45亿元。并购完成后,新莱福营收和净利润将显著提升。但新莱福现金流锐减,募投项目进展缓慢,财务压力不容忽视。

🤝并购强调技术协同,金南磁材的软磁粉体产业链优势有望助力新莱福拓展工业领域,新莱福的超细金属粉体则可提升金南磁材产品的性能。然而,两家公司业务侧重不同,跨领域整合的难度不容低估。

⚠️并购的合规性是关键。汪小明通过多层股权架构实际控制金南磁材,且深交所曾在新莱福IPO时关注过两家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此次并购,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将面临考验。

📈磁性材料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预计全球磁性材料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千亿美元,新能源车、机器人等领域贡献主要增量。新莱福若能有效整合资源,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但新兴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带来风险。

实控人“左右手”腾挪?

4月28日,停牌两周的新莱福(301323.SZ)复牌并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州金南磁材100%股权。

这场看似行业横向整合的并购,因交易双方实控人均为汪小明而引发市场热议。消息影响下,新莱福今日一度20cm涨停开盘,但很快便“炸板”跳水,截至发稿涨超12%,报39.80元/股,总市值41.76亿元。


实控人“左右手”腾挪?


金南磁材与新莱福的主营业务均围绕磁性材料展开,但细分领域各有侧重。

金南磁材的核心产品是微特电机用橡塑磁体及元器件,其马达磁条全球市占率高达60%,客户涵盖富士康、美的、格力等800余家企业;新莱福则以吸附功能材料(全球市占率第一)和电子陶瓷元件(环形压敏电阻全球市占率第三)见长,产品多用于消费电子、家居装饰等民用场景。

从财务数据看,2024年金南磁材营收5.02亿元、净利润8341万元,净利润率16.63%;新莱福同期营收8.86亿元、净利润1.45亿元。

若合并完成,新莱福营收规模将增至13.86亿元,净利润提升至2.25亿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增长33%和26%。更为关键的是,双方技术协同的空间被反复强调。金南磁材的软磁粉体产业链优势,可助力新莱福切入新能源车电控、5G基站等工业领域;而新莱福研发的超细金属粉体,有望提升金南磁材粉末冶金产品的硬度和载荷能力,适配人形机器人等高精密应用场景。

这场并购最受质疑之处在于复杂的关联关系。汪小明不仅是新莱福的董事长,还通过多层股权架构实际控制金南磁材。

具体而言,汪小明持有圣慈科技54%的股份,后者持有金南磁材50%股权;同时,他还在金南磁材股东广州易上、金诚莱担任董事,并间接持有两家公司部分股权。穿透计算,汪小明对金南磁材的实际持股比例约为26.59%,且自2009年起担任后者董事长。

这并非监管首次关注两家公司的关联性。早在2023年新莱福IPO阶段,深交所就曾问询其与金南磁材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彼时公司回应称,双方产品形态和应用领域差异显著,但此次并购却强调“同属永磁材料行业”,逻辑矛盾令市场担忧交易实质是实控人资产注入。


现金流锐减与募投滞后​


并购背后,新莱福的财务压力不容忽视。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账面现金从2023年上市时的13.24亿元骤降至2.83亿元,降幅达78.6%,而总负债仍有1.54亿元。尽管交易包含股份支付,但现金部分的资金来源尚未明确。市场猜测,公司可能通过定增募集配套资金,但当前股价较发行价已下跌36%,融资难度不容小觑。

此外,公司IPO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原计划投入5.8亿元的复合功能材料基地、稀土磁材等项目,实际投入仅17%;敏感电阻器产能扩充项目投资进度不足2%。产能释放迟滞与现金流紧张叠加,可能影响并购后的整合效果。

尽管新莱福描绘了协同蓝图,但跨领域整合的难度不容低估。两家公司业务侧重不同,金南磁材偏工业磁材,新莱福以民用吸附材料为主,技术融合需时间验证。此外,交易仍需通过交易所及证监会审核,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将成为关键关卡。

行业前景方面,磁性材料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全球磁性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美元,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车、机器人等领域贡献主要增量。若新莱福能有效整合资源,或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但亦有分析师提醒,当前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尚未爆发,过度押注可能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莱福 金南磁材 并购 磁性材料 关联交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