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久的朋友掰了,复盘了一下,也就是以下的原因。
1.聚会老是我在张罗,也是我掏钱;她呢,就是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时间长了,我这钱包也受不了,经济压力大啊。
2.我也不想老是自己买单,但又觉得谈钱伤感情,所以就想着谁发起谁付钱。之前对方也提过按理说谁先提出来聚会的谁来付钱。但她几乎从不主动提“这次我来”或“我们AA”,让我感觉付出是单向的。也很少主动邀我见面,像是“只有我请客才见”,让我怀疑这段关系的平等度。
3.她并没真正领会我的不满,只是在我情绪爆发后一次性转了 500 块,算是堵我的嘴:“钱给了,你别念了。”500 元只能算历史补偿,无法改变“以后还是我买单”的模式。
4.其实让我心里不舒服的,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感觉付出不对等,她好像没把我当回事。
5.我在意的不是‘先约谁’、也不是谁请了谁折了面子,想念多说不出口,而是‘我不能一直买单,也希望她能和我一样拿出钱/机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