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28日 11:13
取消仅退款,有助于提振消费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电商平台拟取消“仅退款”服务引发广泛关注。此举或源于商家对“羊毛党”的担忧,但消费者权益可能受损。当前消费投诉中,售后服务和质量问题占比近60%,表明商品质量和售后仍是痛点。取消“仅退款”后,消费者在无法退货的情况下,维权将更加困难,可能面临漫长的投诉流程。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旨在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中国消费领域正面临转折,消费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信任,而信任又建立在消费权益的保障之上。

🛡️“仅退款”的取消,意味着消费者在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或售后服务纠纷时,将失去一种便捷的维权途径。尤其是在生鲜腐烂、运输损毁、货不对板等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因退货成本过高而放弃维权。

🐑“羊毛党”问题不应与正常消费维权混淆。“羊毛党”是恶意利用规则进行诈骗,应通过法律手段打击,而非取消“仅退款”等售后服务。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恶意行为的识别和限制。

⚖️消费维权是消费者与商家力量博弈的结果。近年来,消费者协会、电商平台和商家对品牌声誉的关注,共同提升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取消“仅退款”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使消费者再次处于弱势地位。

🌍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推行“仅退款”政策,旨在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增加用户粘性。研究表明,提供优质售后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品牌信任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经过了一场漫长的争辩之后,中国的消费者迎来了一个变局。

澎湃新闻4月22日的报道说,“仅退款”或将成为过去时。光明网在同一天援引《北京商报》的消息《电商“仅退款”,将集体取消》。

报道说,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如有退款不退货的要求,平台也不再介入,由商家自行决定。

由商家自行决定?所以这个规则是“良心条款”吗?考察商家是否有美好的意愿,愿意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尽管还没有任何一个平台公开宣称取消仅退款,但是上述所有的电商平台上的功能均已隐藏不见。

还有一个我难以理解的现象:向来自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多数媒体平台,竟然都欢欣鼓舞,叫好一片。

仅退款到底动了谁的奶酪?而从现在开始,当消费者遇见货物不能、无法或者不便退还的情况,他们该呼告何门?

不妨先来看下当前的消费者境遇。

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投诉176万件,比去年增长了32.62%,还有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70万人次。在这些投诉中,售后服务占29.67%,近1/3;质量问题21.4%,虚假宣传6.6%,假冒问题2.14%,计量问题0.8%。

我所列举的这些项目,都与退款退货相关,占到了投诉总量的近60%。

那么到底是谁在害怕“仅退款”,恐怕已经一目了然。

这就是当下中国商品消费的现实: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相关的问题,依然是中国消费的“阿喀琉斯之踵”。而我相信,进入消费投诉的情况,不过是总体消费纠纷中的十之一二,更加大量的消费纠纷,在消费者息事宁人与无力纠缠中自认倒霉结束。

相信多数的电商消费者都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的无奈经历,在极其艰难的退货退款流程中无力支撑,不了了之。大约只有那些金额数百甚或数千的大宗商品消费,人们才不得不打起精神奋战到底。

我们有一句非常令人振奋的口号,叫做“顾客才是上帝”。但是国内消费者并不是都能感受到这一点。许多消费者不仅要经历繁复的售后流程,忍受客服傲慢与恶劣的态度,并且,他们必须承担举证的责任,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无理取闹、贪得无厌的刁民: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不过仅仅是朴素地想收回自己所付出的货款。

仅退款是消费维权最后的、最无奈的一种救济方法。生鲜蔬果的腐烂,货物运送过程中的损毁,货不对板到不值得退货……在中国的商品海洋中,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

相信很多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多少都能够刷到各种各类奇葩的“买家秀”,与盲盒一般的山寨“奇迹”。

仅退款可以说是对消费者对于自我权益得以保全的一种信心保障,穷尽一切维权方法之后,电商平台是最后一个屏障。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有多少人愿意去纠缠复杂的流程,去费时费力薅这样的羊毛?

“羊毛党”是对消费者一个极其恶毒的恶意中伤,其恶毒程度不亚于“屁民”和“韭菜”,它内在的心理机制,是商家把消费者都当成了小偷和骗子。

在过去几年的争论中,许多媒体都刊载过商家呼天抢地控诉仅退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依旧没有看见过一个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到底在如此众多的电商平台中,商家遭受“羊毛党”薅羊毛的损失到底经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

要知道,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还横亘着电商平台这个不是纸老虎的实体。在电商平台之上,还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这个强力机构,在它之上,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我所看到的案例往往是:一个商家,通过这种方式连货带款带罚金,损失了450元,损失了2000元,损失了1万元。但总量到底有多少?

如果一个消费者能够通过消协平台向国家机构呼告,那么商家自然也可以通过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但是同样地,不知道与消费者投诉的数量相对比,有多少商家向市场监管部门控告平台纵容消费者薅羊毛的恶行?与消费者投诉的数量相比,二者之间的数量级差异如何?

我当然不否认“羊毛党”的存在:就是那些利用平台规则,恶意购买商品,然后退款不退货,从中渔利的人。

但是其中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其一,平台到底纵容了多少这种案例?其二,商家在这种恶意之中,是否有可能通过平台或监管部门挽回损失?其三,监管部门在其中是否有所作为?

可以说,这种恶意购买和仅退款行为,是一种诈骗,是违法犯罪,它与消费售后服务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事情。一种是消费维权,一种是打击犯罪。

前者是市场调解的机制,而后者是公安机关的责任。把二者之间混为一谈,本身就是在消解与误导市场机制问题。诈骗与犯罪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也并不仅仅存在于电商平台,更加不是跟仅退款的规则单一挂钩。这些诈骗分子在寻找电商与线下销售的任何一个空隙,它不会因为仅退款的取消,就从此销声匿迹。

至于的确有一些消费者利用这个规则薅羊毛,那也并不稀奇。解决的方案也都十分清晰。一旦他留下了恶劣的痕迹,他并不能够重复得手。大数据能详细地追踪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难道不能够对一个恶劣的消费者进行标签和限制吗?

中国的电商平台不过20年而已,仅退款政策不过执行了不到5年,任何一个国家和市场的消费者都需要经过成长和教育,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个耐心?

中国的消费维权经过了一个极其漫长和痛楚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电商崛起的21世纪初期,再到电商相对成熟的2020年代,消费者就一直处在不断与商家斗争的弱势局面之中。

《南方周末》曾经有过一个知名版块《消费广场》,就是代表那些受损而无力的消费者,借助舆论的力量进行救济。但是坦诚讲,一个星期的一块版面,对于全中国广大的消费者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近些年来全国性的消费维权事件在媒体上声量逐渐减小,原因在于多方的努力,消费者协会的力量增长,电商平台的中间约束,商家对于品牌声誉的关注,消费者自我辨识能力的增强。这就是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消费者弱势地位得到了消协、平台的补偿。

但是如今撤去了一个中间力量,消费者计将安出?

有一个奇谈怪论的思路,是此类纠纷,都应该归由消协与市场监管部门来处理。

说这是奇异思路,在于两条疑问:其一,市场监管与消协需要有一个多么庞大的队伍,才能够全面处理消费相关的所有纠纷?其二,假若消费纠纷全面归市场监管部门处理,那么平台是否应该对消费纠纷完全撒手,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这自然是完全混淆了管理与市场之间的不同职能。

所谓国家机关,它的任务是制定规则,进行仲裁。规则对所有的商家、消费者和平台通用,而仲裁当三者之间的关系无从处理时,管理部门是终审。

如果市场监管部门介入了具体纠纷的处理,一来它就是裁判和运动员一起当了,二来就重新开启了寻租之门。

这么多年的市场教育,我们所应当逐渐明白的事情是:市场的归市场,监管的归监管。怎么如今我们又回去了?

2024年8月,美国电商老大亚马逊出台了一个政策,扩大了“仅退款”模式的运行。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亚马逊就已经有了这个政策,只不过它把范围限制在售价为25美元以内的商品,现在上限已经提升至75美元。

考察亚马逊的政策,事实上相当宽松,基本上无条件站在了消费者这边。并且,不是只有亚马逊才有这个服务,除了早就已经存在这一服务的eBay之外,它已经逐渐延伸到线下平台,沃尔玛、开市客、塔吉特和家得宝都已经加入了这个行列。

有调查研究表明,提供这一服务会使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增加20%,而忠诚消费者的消费额是普通消费者的1.7倍。

为什么美国的电商和零售商都不怕羊毛党?因为他们知道,信任的积累是长期的,只有提高售后对于消费者的友好度,才能够真正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如果众多媒体的报道属实,结合“仅退款”功能事实上已经不对消费者开放,那么大约我们就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了。

关键的问题是:在此之后,消费者如何能够保障在无法退货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仅就目前的规则与法律之下,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唯有通过漫长的投诉流程,自求多福。

中国消费领域目前其实正在面临关键的转折时期,国家正在殚精竭虑,扩大消费的需求。而消费信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又建立在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之上。

消费提振自然并不单一地建立在提高售后服务这一基础之上,但是,最可怕的是形成恶性循环。商家提高销售的办法并不是多生产产品,是让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而消费者购买更多产品,是需要得到消费权益的保障。

回头路,走不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仅退款 消费者权益 电商 售后服务 消费维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