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小学时候在村里上学,初中去了区上读初中,高中去了市里,大学去了个二线省会,毕业了去北京工作了两年多,后来又回老家市里,谈谈自己作为普通人的一些感受。
教育,第一次去北京时候,周末在周围乱转,偶然发现了知春路中学(具体的有点记不清了)贴出的高考榜单,发现第一名竟然只上了个北京化工大学,这个成绩说实话还不如楼主老家上的高中,甚至不如下面县城的高中成绩,第一次感受到北京内部教育的差距。
医疗,小时候在村里赤脚医生那里看病,每次都是头孢,柴胡,甘草🌿,把身体搞虚了都。区里医院的医生大部分二本,卫校毕业。后来大学去了大学的附属医院看过一次病,发现我是同校学弟,那次给了十几块钱药,叮嘱的很仔细,进去到出来也是时间最长的。再后来工作了在北医三院看过一次,进去出来5分钟,他们似乎很不耐烦。
工作,老家真正称得上工作的只能是体制内,但体制内也是不轻松的。二线城市,核心工作还是在研究所,国企之类,民企其实还是差的多。一线城市,大的民企外企其实就很不错了,当然国企,高校那些更多,这是普通人工作机会最多的地方。
最后,楼主想说,大城市对于普通人真正好的地方在于工作,机会多,可能多。 但不知为何,老是吹教育医疗,很多人觉得大城市有优质教育医疗,自己住在大城市,就拥有了它,这是在痴人说梦。优质的教育医疗从来和普通人无关,更多的时候是像楼主一样,费老劲抢号,然后进去出来5分钟,专家给你几个选项,反正人家不担责,你自己去选,除非认识有关系,会为你贴心结合实际给方案。 最后,所谓的大剧院话剧之类对于我们普通人更是空中楼阁,以上是楼主的所思感悟,希望对今年毕业生选择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