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4月27日 11:13
美的人形机器人投入应用:拟“先进厂后进店” 但距离产业化仍需时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的公司正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计划5月将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并于今年下半年推广至线下门店。美的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方面早有布局,并已具备年产8万台谐波减速机的制造能力。同时,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形机器人已在多个领域“打工”,但仍面临技术挑战,如电机散热、动平衡能力等,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 美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美的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进入荆州洗衣机工厂,用于机器运维等,下半年将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等。美的已成立专门研究所进行人形机器人研发,并进行全人形以及类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解决电池续航、数据采集和仿真、关节轻量化等问题。

🏭 行业应用与发展趋势:人形机器人已在吉利汽车极氪5G智慧工厂、特斯拉汽车工厂、宝马汽车流水线等多个场景应用。国内多个省市已制定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信达证券认为,工厂场景有望率先落地,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 技术挑战与关键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技术短板,如电机散热、动平衡能力不足等。开源证券指出,电机、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和轻量化材料是影响机器人性能的关键。美的已完成高扭矩、短筒、集成式、定制化等四大系列谐波减速机的产品开发,具备年产8万台的智能制造能力。


《科创板日报》4月27日讯(编辑 宋子乔) 美的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正式进入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用于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场景。此外,美的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

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奚伟透露,今年美的主要做全人形以及类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通过产品迭代去解决电池续航、数据采集和仿真、关节轻量化等问题。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产业化,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同时,美的也在推进家电机器人化战略,将机器人和AI技术落地运用到空调、洗地机、烤箱等产品,比如说探索扫地机、洗地机和机械臂形态的融合创新。

早在2015年,美的开始布局机器人产业。先是与日本安川共同设立了两家合资公司,分别聚焦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后又入股了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埃夫特。2022年,美的完成对老牌工业机器人厂商库卡的收购,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TOP 4。

今年以来,美的将机器人研发重心聚焦于人形机器人,已成立专门研究所进行人形机器人研发。3月份,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首次曝光,这款机器人可以完成握手、递水、开瓶盖等多种动作,能通过理解语音指令完成更多复杂的任务。

美的副总裁兼美的集团CTO卫昶此前表示,“人形机器人或者类人形机器人,最先的应用可能在工业或者商业应用场景;对于家庭场景的应用,如家电机器人化,近期将有产品落地。”

该公司还在互动平台表示,几年前就开始进行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如关节、传感、控制等。目前已完成高扭矩、短筒、集成式、定制化等四大系列谐波减速机的产品开发,其产品性能可满足多关节工业机器人、SCARA 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使用需求。公司已具备年产8 万台谐波减速机的智能制造能力。

信达证券日前发布研报称,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工厂场景有望率先落地。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关注国内机器人运控环节优化及轻量化布局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商业化需求增加,人形机器人已“成建制”进厂打工。

来自优必选的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位于浙江宁波前湾新区的吉利汽车极氪5G智慧工厂“打工”;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已经展示过在汽车工厂搬运箱、移动金属棒的视频;

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此前放出视频:可抓起比自己手臂还粗的汽车支柱,搬运到目标位置;

Figure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宝马汽车的流水线上从事汽车装配的工作,例如将钣金部件插入特定装置;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已经在小鹏广州工厂部分岗位上“工作”,即将发布的小鹏P7部分岗位已由机器人操作。之后会让Iron进入工厂更多岗位试运行,打螺丝、巡逻等,未来Iron可能会进入门店;

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计划从Agility购买大量人形机器人,用于整个舍弗勒全球工厂网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陆续制定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及相应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开源证券表示,通过本次比赛,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短板更加清晰明确。例如出现关节过热导致性能衰减或摔倒、动平衡能力不足、需多次换电等问题,为后续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1)电机: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和热源,直接影响续航时长与热负荷,需要兼顾高功率密度及散热,对结构设计、磁铁排列及线圈绕线提出高要求;

(2)传动机构(丝杠、减速器):直接影响运动效率、能耗控制和响应速度,对精度、刚性、摩擦损耗及电机匹配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3)“小脑”:动平衡的核心,包括驱控、编码器、控制器等,挑战在于如何减少指令延迟、提升各硬件的兼容性,并通过持续训练提升决策能力;

(4)轻量化材料:自重是续航与热管理的关键,轻量化是提升能效比和延长续航的直接手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美的 产业化 技术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