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团队发现齿肋赤藓能耐受多种极端环境,该研究成果为探索外太空等提供灵感,发表于《The Innovation》。
🧐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这意味着它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仍能存活。这种强大的耐旱能力为在干旱环境下的生存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苔藓能承受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速冻,展现出了非凡的抗寒特性。这一特性对于了解生命在极寒条件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齿肋赤藓可在5000 Gy以上伽马辐照下不会死亡,显示出了对强辐射环境的惊人耐受性,为辐射环境下的生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火星模拟条件下,齿肋赤藓仍能存活并再生出新植株,为人类探索外太空、建立火星生态系统带来了希望,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消息,该所张道远研究员和张元明研究员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沙漠里的苔藓——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速冻,以及5000 Gy以上伽马辐照不会死亡。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火星模拟条件下,齿肋赤藓仍能存活并再生出新的植株。这一研究刷新了极端生命体对环境的“耐受”新纪录,为人类探索外太空、打造宜居星球提供了灵感,并有助于人类在火星上建立全新的生态系统。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创新》)。(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