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2024年07月04日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坝上乡村万象新——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党支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曾经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党支部带领下,德胜村通过发展马铃薯种薯育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并依托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脱贫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先进村。

🎉 **党支部建设是关键**:德胜村党支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实践活动,打造了一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有效地凝聚了全村力量,推动了村庄发展。 德胜村党支部通过“两委”班子换届,将一批在外创业致富能手和返乡大学生纳入村“两委”班子,形成了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多元化领导班子。他们积极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攻坚方案,并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设岗定职、评星定级等激励机制,组织实施“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把党员队伍打造成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急先锋”。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德胜村村民的精气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积极参与村庄建设,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共同创造了属于德胜村的“奇迹”。

💪 **产业发展是核心**:德胜村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育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德胜村依托当地气候优势,积极发展马铃薯微型薯育种产业,建设了300亩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和加工园区,并与大农种业、北京裕农等企业开展合作,将马铃薯生产纳入龙头企业生产销售全流程,实现了产业的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 德胜村利用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建设了2座共计500千瓦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75万度,每年集体经济稳定增收65万元。此外,他们还流转2600多亩荒山草地,建成5万千瓦的农光互补电站,实现了土地流转和设备维护收益近160万元。 德胜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旧村舍改建为精装修二层楼房,打造了“德胜味原舍”“定制田园公社”“牧场美术馆”等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建成民宿样本房42套,形成了以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展示、农光互补和民宿参观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

🏘️ **乡村建设是基础**:德胜村坚持将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德胜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主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地下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电力配套、村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同时,他们还建设了德胜印象展馆,举办道德银行和爱心超市,开展各类典型选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庄文明程度。 德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乡村振兴是目标**:德胜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乡村建设为基础,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德胜村将继续深挖特色资源,发展壮大马铃薯种薯育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并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提升产业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德胜村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德胜村将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传承优秀文化,打造充满活力的文明村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德胜村鸟瞰图。

  由北京北上,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接处,草原陡然升高形成独特的坝上风光。这里天高气爽,芳草如茵,民族文化交织融合。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便坐落于此。

  从单一农牧到一二三产业融合,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在党支部带领下,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用七年时间走出了自己的“得胜”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先进村。

  2021年,德胜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党支部敢担当、善作为,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这是德胜村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回首奋进路,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如是感慨。

建强堡垒,锻造脱贫致富主心骨

  十年前,德胜村还在靠天吃饭,贫困人口占了全村人口的一半,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想过改变。“从2013年开始,当时有养兔子的,有发展青储饲料的,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干,折腾一两年没什么效果,就逐渐放弃了。”叶润兵回忆道。

  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合适的产业,彼时的德胜村一片迷茫。幸运的是,转折很快到来。2017年1月24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为德胜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极大鼓舞了德胜村全体村民,尤其是村“两委”班子。“要汇聚全村力量,把马铃薯种薯育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壮大。首要的就是建强堡垒,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领头人至关重要。叶润兵在村里当了多年的村支书,非常了解队伍建设和群众工作。2018年、2021年,德胜村先后两次通过“两委”班子换届,逐步将一批在外创业致富能手和返乡大学生纳入村“两委”班子,形成了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多元化领导班子,村干部引领发展的“领头羊”作用进一步凸显。

  德胜村通过建立设岗定职、评星定级等激励机制,组织实施“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把党员队伍打造成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急先锋”。

  一系列变革之下,德胜村全体党员面貌焕然一新,一支肩负总书记嘱托、向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奋勇冲锋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堡垒愈加坚固。

实干当先,壮大特色产业

  种植一亩马铃薯只有几千元利润,而一个大棚的马铃薯微型薯的纯利润却能够达到2万元左右。张北草原气候寒凉,是天然的马铃薯微型薯培育基地。曾经,也有个别村民自发尝试,但受限于成本、技术、抗风险能力等客观条件,该产业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吸取经验教训,德胜村党支部深刻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整合资源,走集体化、规模化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300亩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和加工园区,建成育种大棚280个,与大农种业、北京裕农等企业开展合作,将马铃薯生产纳入龙头企业生产销售全流程,注册御富德胜马铃薯原种商标,并取得国家绿色认证……几年时间,德胜村的种薯育种产业逐步实现了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80余户村民承包大棚,每个大棚年产出种薯14万粒以上、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

  张家口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德胜村年均日照3000多小时,如何让自然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德胜村党支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建成2座共计500千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75万度,每年集体经济稳定增收65万元。村党支部将发电收入分为三部分进行分配,公益岗位、特困救助和村集体事业发展逐渐有了资金保障。

  “上级资金毕竟有限,发展不能‘等靠要’。”村“两委”干部意识到,必须开动脑筋,盘活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2017年6月底,在党支部带领下,德胜村流转2600多亩荒山草地,以市场化机制引入企业投资,建成5万千瓦的农光互补电站,土地流转和设备维护收益近160万元,村民不仅有了租金,还有了更多工作机会,德胜村的光伏发电产业也迈上了新台阶。如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矗立在乡村田野间,成了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

  在推进民居改造中,叶润兵敏锐意识到,这是个发展乡村旅游的好机会。他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将旧村舍直接改建为精装修二层楼房,为发展民宿旅游做好准备。可是,钱从哪来?

  积极采纳党员群众的意见,德胜村流转村集体土地作为建设资金,引入德胜实业集团统一规划建设新民居和精品民宿。由企业主导打造了“德胜味原舍”“定制田园公社”“牧场美术馆”等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建成民宿样本房42套,同步发展以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展示、农光互补和民宿参观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全村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直接收益60多万元,被誉为“京北民宿第一村”。“尤其是夏秋季节,京津冀地区许多游客自驾休闲娱乐,慢旅游正在带动德胜村快速发展。”提起德胜村几年来的喜人变化,张北县小二台镇镇长王银新感慨万千。

  2020年,德胜村实现全部脱贫。如今,光伏板下种起了药材、牧草,马铃薯棚外打造了果蔬采摘、观光游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补益。2023年,德胜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20元,村集体收入222万。

立足全局,建设美丽乡村

  “有新房住,有活儿干,有钱赚,还有时间唱歌跳舞。现在跟以前真是不一样了。心里高兴着哩。”这是很多德胜村村民的共同心声。如今的德胜新村已成为坝上草原美丽乡村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德胜村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村庄发展规划,一体推进。

  主街道硬化、自来水入户、地下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电力配套、村民服务中心……走在德胜村的小路上,金叶榆、松树随处可见,丁香花随风摇曳、芳香袭人。“村里还统一给家里铺了地暖,现在的日子真好啊。”73岁的老党员吕占举对党支部赞不绝口。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村党支部主导建设了德胜印象展馆,在这里,随处可见德胜人的奋斗身影。“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德胜村的脱贫致富经验,把德胜村的故事代代流传下去。”叶润兵骄傲地说。村里还举办了道德银行和爱心超市,鼓励村民参与集体劳动和公益事业进行积分兑换,开展各类典型选树活动,让崇尚道德、争当好人的良好风气吹遍德胜村的每个角落。

  在河北省工信厅驻德胜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黄滔看来,“旅游产业建设周期长,但增值快,空间大。办好这件事,必须有足够的眼光和定力提前布局、稳步推进,全方位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2022年8月,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德胜村举行。15栋智能化、零耗能的独特建筑尽显绿色之美、科技之美,成为德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面向未来,德胜村还有无限可能。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德胜村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产业融合 美丽乡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