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曼彻斯特马拉松的终点,穿着一双亮黄色洞洞鞋的Chris Howett以破三的成绩,打破了「Crocs马拉松跑者」之前创下的世界纪录。
「洞洞鞋无所不能」,这个早就植入在人们大脑中的概念,正随着洞洞鞋鼻祖Crocs入侵运动圈被再一次刷新。
瞩目的赛场之外,更多人穿着Crocs日常训练、户外探索也正在形成风潮。从路跑、徒步,到进山溯溪,甚至长距离越野,洞洞鞋踏足的地图正在无限加载。
随着穿着场景不断拓展,Crocs销路大开,业绩也来到新的高点: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Crocs在中国的营收增幅超过80%,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比前一个季度的表现更好,而此时天气更热的季节还没到。
「夏天来之前,洞洞鞋已经在中国卖爆了。」
一边是全民嫌弃的「丑鞋」,一边是全网追捧的「洞门」,多年以来围绕Crocs的话题层出不穷,但在厚底鞋、综训鞋、薄低鞋等不断细分的鞋履市场上,洞洞鞋始终无可替代。
大众在日常场景下的穿着热情,让「洞洞鞋」三个字逐渐成了所有同类型潮鞋、拖鞋的代名词。
而如今越来越多健身人对Crocs的青睐,则无疑让围绕洞洞鞋的话题变得愈加有趣、多元。
哪里有脚,哪里就有洞洞鞋
「一旦穿过洞洞鞋,你这辈子就定型了。」
这句在互联网流传甚广的调侃,透露着Crocs洞洞鞋的致命吸引力,和无所不在的事实:商场里、地铁上、办公室,甚至夜幕下的live house、酒吧里,都挤满了穿同一种鞋的年轻人。
以至于,瑜伽裤刚开始流行时,洞洞鞋+瑜伽裤是职场人的顶级松弛穿搭;针织堆堆袜风靡的冬季,给洞洞鞋套上一双袜子成为年轻人营造时尚氛围感的公式。
究其原因,舒服、不用系鞋带易于穿脱、不磨脚都算,而当健身人穿上洞洞鞋,关于Crocs「功能性」的讨论开始逐渐认真。
在健身房偶尔忘记带鞋,穿洞洞鞋直接上跑步机,往往是是健身人浅尝则止的尝试。
出门打飞盘、溯溪、徒步时,即使不穿洞洞鞋也要在包上挂一双,关键时候它总能给脚趾带来恰到好处的解放。
「最爽的是溯溪,冰凉的水流从洞洞鞋穿过,连脚趾头也被自然洗涤了。」
图源小红书@熙元_,已授权
Crocs所提供的舒适、自由的脚感正在国内户外圈蔓延,事实上,穿着洞洞鞋运动早有先例。
曾穿着Crocs跑过百公里越野赛的Joel Gartenberg表示:
「就像赤脚在草地上奔跑,穿上它我的脚趾可以充分张开,帮助我保持平衡,只是我会注意不会跨步过大。」
专业行为,请勿擅自模仿
一直以来,以「舒服」著称的Crocs根本谈不上功能性,甚至在特定场合下连安全性都难以保证。
由于鞋底过于柔软缺乏对足底的支撑,长时间行走会加重对足弓的负担,甚至会发生「脚脖子消失术」;
而其宽大的鞋体又容易在扶梯上被卷入履带,据美国儿童安全事故统计,洞洞鞋是引发电梯事故的第一杀手,「一不小心半只鞋就没了」。
被不少公共场合拒之门外的Crocs,如今开始在运动场景中大展拳脚。
尽管有网友调侃「个人实力请勿上升鞋子实力」,但不得不说,随着多元运动潮起,属于鞋履的可能性正在被逐渐打开。
从「时尚黑洞」到「洞门永存」
在社交平台,该如何给Crocs分类一直是个难题,凉鞋,运动鞋,拖鞋,似乎都不贴切,最后人们选择一言以蔽之:丑鞋。
并非故意设计丑陋,Crocs洞洞鞋诞生之初,原本是为了解决划船运动时的防滑问题,布满洞眼的设计能让运动员的双脚在水中更加舒适,一条鞋带则起固定作用。
2002年,售价35美元的Crocs在劳德岱尔船划运动展上一经亮相便迅速售罄,因其轻便,防滑,速干,回弹的穿着体验,很快得到园丁、医护等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青睐。
Crocs的崛起是迅猛的,成立4年就上市,创下鞋类企业IPO首日股价上升幅度最高纪录,而围绕Crocs的话题性也随之而来,并且争论经久不衰——
2004年,Crocs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50项最糟糕的发明之一;但与此同时,美国著名鞋履杂志Footwear News将Crocs评为2005年度最佳品牌。
处于漩涡中心的Crocs索性喊出口号:「Ugly is beautiful」,并开启了大胆放飞的联名营销之路。
与Balenciaga的联名卖到了7000人民币的价位
从早年与Justin Bieber、Post Malone等歌手合作,到近期与人们熟悉的CLOT、McDonald's联名,Crocs紧贴青年文化,精准把脉新流行趋势里的话题热点,用一双鞋子跨界席卷潮牌、游戏、餐饮等。
在一项关于「青少年中受欢迎鞋类品牌」的排名中,Crocs是排名上升最快的品牌之一,借助「丑陋时尚」的话题性,洞洞鞋的口风实现了逆风翻盘。
而让Crocs在大众市场掀起话题的,则是收购Jibbitz之后为鞋子增添的「鞋花」配件。如果把洞洞鞋看做一件商品,鞋花便是赋予鞋子独特性的精神内核。
「一双洞洞鞋13个洞,可以安放26个鞋花」几乎是每个Crocs拥趸们熟稔于心的口诀。在越来越像玩具店的Crocs门店中,「鞋花比鞋贵」的DIY式消费每分钟都在上演。
眼下,Crocs对时代脉搏的把握,终于来到了运动场。
2023年,Crocs与设计师品牌Bodega推出改装版洞洞鞋,增强其越野性能,并鼓励用户「OFF THE BEATEN PATH 不走寻常路 」。
随即与运动装备品牌Satisfyx联名推出溯溪款洞洞鞋,鞋跟带变为可调节设计,提供稳固贴合的穿着体验。
至此,Crocs所统治的审美文化,让「洞洞鞋」成为了一个形容词。
尽管近年不少潮流厂牌、运动品牌先后推出了运动拖鞋、溯溪鞋,但更多时候,消费者依然习惯将它们统称为:洞洞鞋。
「世界是个巨大的洞洞鞋」
从「时尚毒瘤」到「洞门永存」,Crocs的逆风翻盘固然离不开其在营销上的持续投入。
财报显示,从2016年到2023年,Crocs在市场营销方面的费用,从0.56亿美元增加到3.17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 。
以近年崛起的新锐品牌On昂跑、Hoka为例,也正是依靠其在专业及大众圈层的持续营销,实现业绩增长,甚至开始蚕食Nike等老牌的市场份额。
而22年来只卖一款主力鞋型的Crocs,之所以成为市场上独特的存在,一方面当然是因其具备难以替代的舒适性,即使是在运动场景中——
康复医生指出,尽管大多数人认为Crocs缺乏支撑性和稳定性,但这款鞋更适合脚宽的人,穿着它对于增强脚部力量有益,「要不要穿着它跑步运动,应该听从身体的反馈」。
运动博主Isaiah用两千多的顶级跑鞋大战洞洞鞋,竞速短跑成绩洞洞鞋仅落后6秒
而另一方面在于,Crocs总能跟随时代潮流的变化,不被某种风格限定。
在大多数鞋履品牌要么追求复杂、夸张的时尚性,要么专注提升性能、舒适性的中间地带,Crocs无疑在多变中找到了一种平衡——
去除鞋花,它是日常生活里朴实无华的一脚蹬;配上鞋花,它是表达个性的时尚单品;鞋底增厚3cm,它是不少人离不开的增高利器;加上毛绒内胆,它是寒冬也能穿出街的保暖之选。
正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赋予了Crocs洞洞鞋无限可能性。
而Crocs的存在无疑也给当下热闹的运动鞋履市场带来新的启示。从功能需求到精神需求,再到成为文化现象,眼下不断成长的运动品牌们能给人们提供的惊喜和话题,仍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Jting,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