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旨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新规明确了两类豁免范围:国家秘密或可能违反保密规定的信息,以及商业秘密或保密商务信息。同时,规定了三种豁免方式,包括豁免按时披露临时报告、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的有关内容。新规还强调压实公司责任,强化监管约束,严惩利用豁免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
📜 **明确豁免范围:** 新规明确了两类可以豁免披露的信息,分别是涉及国家秘密或公开后可能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信息,以及属于商业秘密或保密商务信息的信息。
✅ **规定豁免方式:** 新规规定了三种豁免披露的方式,包括豁免按时披露临时报告、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 **压实公司责任:** 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制定信息披露豁免制度,不得以涉密为名进行宣传,并对豁免披露事项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报送登记材料,从而压实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
🚨 **强化监管约束:** 新规强调强化监管约束,对于未按规定建立制度、不符合条件豁免披露,甚至利用豁免披露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强化监管约束,对未按规定建立制度、不符合条件豁免披露,甚至利用豁免披露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依规处理。
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规定》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两类豁免范围,一类是国家秘密或者其他公开后可能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管理要求的信息,另一类是商业秘密或者保密商务信息。
二是规定三种豁免方式,包括豁免按时披露临时报告,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三是压实公司责任,要求制定披露豁免制度,不得以涉密为名进行宣传,对豁免披露事项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报送登记材料。
四是强化监管约束,对未按规定建立制度、不符合条件豁免披露,甚至利用豁免披露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依规处理。前期,证监会就《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从反馈情况看,市场总体给予认可,涉及与条文有关的主要意见已采纳。后续,证监会将进一步指导上市公司规范稳妥运用好《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