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需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聚焦扩大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保障民生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通过统筹运用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形成政策“组合拳”。同时,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聚焦关键领域:**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围绕全方位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
💰 **统筹政策工具:** 应统筹运用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合力。
🤝 **加强政策协同:** 财政政策要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确保同向发力,避免政策效应相互抵消。
【新华时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要更加精准、更加给力 打好政策“组合拳”】财联社4月26日电,新华时评26日发布评论文章《首季中国经济观察|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文章指出,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传递出宏观政策更好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明确信号。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统筹用优用准政策“工具箱”。围绕全方位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要更加精准、更加给力。应统筹运用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还要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