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MSFT.US) 将于美东时间4月30日美股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即2025年第一自然季)业绩报告。根据市场普遍预期,微软实现营收6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预期每股收益3.22美元,同比增长9.39%。
今年以来,受美股下跌影响,微软股价整体震荡下行。截止目前,微软最新收盘价报387.3美元,年内累计下跌近8%,距离年初高点下行逾13%。展望本次业绩,投资者将聚焦于智能云业务的增长、资本支出以及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等。
智能云业务
微软的智能云部门,尤其是Azure,仍是微软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投资者将关注Azure的增长能否在AI需求的拉动下重新提速。分析师表示,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高期望,微软需要提供Azure的优异表现和指引,任何增长放缓都可能引发担忧;同时也希望看到微软相较于亚马逊 AWS和谷歌云等竞争对手的表现优异。
目前,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显著集中化特征,微软Azure通过深度集成Office 365等生产力工具,巩固了其在企业客户中的影响力。据报告,微软Azure以21%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仅次于 亚马逊 (AMZN.US) 的AWS,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与微软生态系统的深度绑定。
但是,鉴于宏观不确定性,高管与合作伙伴纷纷观望,摩根士丹利近期将微软第三财季/第四财季Azure的同比增长预估从31.5%/32%下调至31%/30%,同时不再预期下半财年增长将加速。此外,摩根士丹利还将第三财季/第四财季微软365商业云服务的增长预估从14%/13% 下调至13.5%/12%。
资本支出
在资本支出方面,微软年初宣布,2025财年将在AI数据中心方面开支800亿美元,用于开发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部署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
作为商业化AI服务的行业领先者,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微软的支出计划,以了解长期云计算和AI服务的市场需求。投资者希望看到这些投资能够转化为实质性的收入增长。分析师表示,微软正在积极更新Copilot,以进一步推动其采用和收入增加;但来自较便宜AI模型如DeepSeek的竞争可能会影响高端基础设施的需求,影响其利润率。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传出放缓数据中心计划的消息。今年2月,TD Cowen分析师发布报告指出,微软已经取消了与多个私营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数项租赁协议,涉及功率总计数百兆瓦。分析师认为,此举表明微软可能正处于数据中心“供应过剩”的局面。微软此后重申本财年的资本支出将超过800亿美元,但同时承认,“可能会在某些地区战略性地调整基础设施的步伐或规模。”
两周前,微软表示,正在“放缓或暂停”部分AI数据中心项目,包括暂停在美国俄亥俄州中部计划投资10亿美元的三个数据中心园区建设。微软的云计算业务总裁Noelle Walsh当时称,虽然微软可能会战略性地调整计划,但会根据业务优先级和客户需求分配投资。
瑞银认为,此次调整并非因AI需求疲软所致,而更可能反映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微软在2022–2024年大规模租赁数据中心容量后,现有业务可视度提高,从而取消部分早期项目;
二是随着 英伟达 (NVDA.US) GPU创新和其它效率提升,硬件与制冷技术进步减少了对新增物理空间的需求。
瑞银认为,与OpenAI的合作节奏放缓也使微软有余力重新评估增量算力需求,而“需求低迷”假设支持最弱。
在财务指引方面,瑞银判断微软将在下次电话会议上重申2026财年资本支出指引(虽增速低于2025年),但可能效仿亚马逊调整GPU使用寿命假设。
大摩则指出,尽管短期估值压力依旧,但微软在GenAI领域仍占据领先地位。35%的CIO预计微软将斩获2025年最大AI支出增量,32%的CIO青睐其AI代理解决方案。鉴于管理层对资本支出的谨慎态度,每减少1%资本开支可提升1.5%的自由现金流,长期现金流改善可期。
关税影响
微软的核心收入主要源自企业软件和云计算服务,这使得其受关税影响较小。微软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Azure云服务、Office 365、Windows Server等企业级软件,这些产品和服务大多是无形的数字化产品,不受关税政策对实体商品的直接影响。此外,微软专注于企业客户,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与长期合约挂钩,为微软带来额外的稳定性。
分析师表示,对微软而言,更可能的风险是关税和贸易政策引发更广泛的经济放缓。如果关税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这仍然会影响商业信心和投资决策,从而间接影响微软的收入。
历次财报日股价如何表现?
当前,微软的隐含变动为±5.15%,表明期权市场押注其绩后单日涨跌幅达5.15%;对比来看,微软前4季度的绩后平均股价变动为±3.8%,显示该股当前期权价值被高估。

在过去12次业绩发布日中,微软股价涨跌的概率各50%,业绩日股价平均变动为±4.3%。对于此次绩后变动方向,期权波动率偏度数据显示,本次市场略微倾向于看跌。

还在熬夜看报表?牛牛AI正式上线!快来使用AI功能解读财报
编辑/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