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25日 16:28
估值160亿,广州半导体独角兽启动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粤芯半导体是一家位于广州的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成立于2017年,计划总投资370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能力。公司以“定制化代工”为核心,专注模拟工艺,业务涵盖混合信号、高压显示驱动、图像传感器等,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粤芯半导体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平台,填补了广东芯片制造的空白。目前公司已完成四轮融资,估值达160亿元,并正式启动IPO,备受市场关注。

🏭粤芯半导体是一家广东省自主培育的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计划总投资370亿元,分三期建设,目标是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规模。

🎯粤芯半导体以“定制化代工”为核心营运策略,专注模拟工艺,从消费类芯片制造起步,逐步进入工业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粤芯半导体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四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广州产投、广汽、上汽等众多投资机构,最新估值达到160亿元,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认可。

🥇粤芯半导体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实现全面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平台,填补了广东省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空白,对当地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广州半导体独角兽启动IPO。

近日,据证监会官网信息,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半导体”)向广东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

来源:证监会官网截图

公开信息显示,粤芯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12月,是一家广东省自主培育和全力打造的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据悉,粤芯半导体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计划总投资约370亿元,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 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

粤芯半导体以“定制化代工”为核心营运策略,专注模拟工艺,从消费类芯片制造起步,通过逐步升级进入工业电子领域,进而在汽车电子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粤芯半导体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平台,填补广东芯片制造空白公司业务涵盖了12英寸混合信号、高压显示驱动、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功率分立器件(包括MOSF-ET、IGBT)等在内的晶圆代工服务,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与分立器件的市场需求。

从发展历程来看,粤芯半导体由广州市金誉集团、半导体专家团队等共同投资设立。2017年,金誉集团创始人李永喜得知来自新加坡的陈卫博士正带着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和团队,谋求在广州落地。同怀科技兴国的宏志、产业报国的梦想,两个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件大事,

而同芯片设计相比,芯片制造业烧钱的速度更快。粤芯半导体项目落地后,不只是李永喜跟投支持,也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加盟。

天眼查数据显示,粤芯半导体创立至今已经完成四轮融资,包括数十亿的A轮融资和45亿的B轮融资,背后投资方中包括广州产投、广汽、上汽、北汽、盈科资本、新鼎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华登国际、兰璞创投等。

来源:天眼查

股权结构方面,公司股权结构较分散,粤芯半导体无控股股东。据天眼查信息,粤芯半导体有46位股东,其中广州誉芯众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6.88%,为第一大股东,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1.29%,广州科学城持股9.82%。

据悉,粤芯半导体自2022年就登上胡润中国独角兽排行榜。2024年,粤芯半导体以160亿元的估值再次上榜。

粤芯半导体坐拥广州第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被称为“广州第一芯”,改写了广州缺“芯”的历史。据悉在项目落地后,广州又吸引了一批半导体产业项目落地,形成了产业集聚。

如今,粤芯半导体启动IPO,广东芯将在资本市场上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邵延港,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粤芯半导体 IPO 半导体 晶圆制造 模拟芯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