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25日 12:03
“穷鬼天堂”奥乐齐:如何把低价做成信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剖析了奥乐齐(ALDI)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与其他零售巨头如山姆、开市客和胖东来不同,奥乐齐以“低价”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一套涵盖全价值链的“低价生态系”,从基因理念到战略架构,每个环节都深度嵌合低价逻辑。奥乐齐并非单纯追求低价,而是以品质为根基,通过限制商品种类、自有品牌战略、严选供应商等方式,打造“优质低价”的品牌形象。此外,奥乐齐还善于运用娱乐营销和“碰瓷”策略,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基因与理念:奥乐齐(ALDI)品牌基因自带低价属性,创始人承诺以市场最低价销售,成就了其独树一帜的 “优质低价” 定价哲学。

🎯定位与聚焦:奥乐齐精准定位打工族、年轻人和小家庭,卡位盒马与山姆间的战略真空,锁定追求质价比最优解,却无批量采购需求的精明型消费者。

📦好品质的“低价”:奥乐齐通过限制商品种类、自有品牌战略、在一切能省钱的地方省钱、严选供应商与深度绑定等方式,全面系统的构建了五大支撑体系,实现“低价”绝非为“低价”而低价,而是以品质为根基的价值重构。

🎉懂整活的“低价”:奥乐齐以娱乐营销破局,通过“碰瓷”营销和趣味表达,巧妙凸显自身差异化价值,与Z世代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奥乐齐、山姆、开市客和胖东来,为何玩法迥异却都取得成功?深入剖析前,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穷鬼天堂” 奥乐齐,量大物美山姆,质优价实Costco,真诚好货胖东来,四者定位各不相同,运营方式也大相径庭。然而,在时代变革和消费紧缩下,盒马多次换帅,苏宁生死存亡,国美沦为 “仙股”,永辉要依靠胖东来 “拯救”时,它们却逆势扩张、高速增长且持续盈利,其共性与独特优势是什么?

问题二:山姆以“付费会员”为核心,融合线下优质产品线上即时配送,这正是逍遥子与侯毅在设计盒马新零售生意模型时所期望的愿景 —— 借助线上订单扩大单店销售额,提高坪效,加速盈利;与此同时,胖东来成功的秘诀也在其公司平台明确展示:善待员工+极致细节+自有品牌建设+极致供应商管理。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众多品牌却在学习实践时屡屡受挫,其底层原因何在?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汲取启示获得启发,今天首先来看“穷鬼天堂”奥乐齐。

1913 年,奥乐齐诞生于德国埃森市,百年发展,如今已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开设超1万家门店。自2019 年进入中国,在上海稳健布局68家店后,终于开始发力,2025年4月高调在苏州、无锡两店同开。据悉,无锡店开业首日业绩便突破100万元,刷新了奥乐齐中国区首日业绩纪录,可谓出道即巅峰。

在整理研究后,品牌猿认为奥乐齐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坚守鲜明的核心——咬定 “低价”,做到极致,且从未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奥乐齐的低价绝非传统认知中的折扣低价或平价超市,更非低质低价,而是构建了一套涵盖全价值链的 “低价生态系”:从基因理念到战略架构,从品牌调性到核心人群,从营销传播到互动活动,每个环节都深度嵌合低价逻辑。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拆解奥乐齐的“低价” 。

一、基因与理念:优质“低价”

奥乐齐“ALDI”名称源自创始人Albrecht家族的“AL”与折扣“discount”的“DI”,品牌基因自带低价属性,天生主打折扣和低价。

在1953年时,创始人之一的卡尔就公开承诺:奥乐齐商品定价的唯一标准,是确保以市场最低价销售。即便跨越半个世纪来到中国,这一理念依然未变,最终成就了奥乐齐独树一帜的 “优质低价” 定价哲学。

二、定位与聚焦:精准差异化“低价”

秉持 “优质低价” ,奥乐齐的目标人群自然锚定于打工族、年轻人和小家庭。

这一战略定位在中国市场具有特殊适配性:当代中国家庭规模趋小,主流三口之家结构削弱了对大规格商品的依赖;且中国人素来偏爱新鲜食材,囤货习惯较少。

由此形成的顾客生态呈现多元光谱:既有持有多套房产的新中产,消费紧缩影响下的都市白领、初入沪漂的职场新人,也不乏注重生活品质又精打细算的上海本地阿姨爷叔们。

相较于行业标杆,奥乐齐的错位竞争优势清晰可见:相较盒马,价格更低,选品更精;对比山姆,包装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可以说,精准卡位盒马与山姆间的战略真空——锁定追求质价比最优解,却无批量采购需求的精明型消费者。

显然,奥乐齐的玩法更适合“中国人体质”!

三、好品质的“低价”

顾客首先购买的是好吃。好吃,是任何食品的基本前提,持续不断打造好吃的产品才是努力方向,而不是便宜。无论经济如何不景气,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也不会停留在“价格便宜——铃木敏文

奥乐齐“低价”绝非为“低价”而低价,而是以品质为根基的价值重构。为实现这一目标,奥乐齐并未仅仅把单一产品或某个系列做到极致,而是全面系统的构建了五大支撑体系:

主动限制商品种类

奥乐齐始终坚持“少而精”原则。从创立初期300个SKU到如今2000个SKU,相较于传统商超数万级的商品规模,仍保持着极致的克制。在保持核心商品稳定性的同时,通过季度性更新基础款与季节性新品,实现商品结构的动态平衡。

自有品牌战略

众所周知,商品售价中真正用于生产制造的成本可能仅占 30% 左右,其余大部分则被广告、代言以及公司高管开销等费用所占据。而大部分消费者更希望购买到的是产品本身,而非为品牌溢价。

这就是奥乐齐13个自有品牌,覆盖70%商品的底层原因。因此,奥乐齐选择直接与生产商展开合作,剔除中间环节加价,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价格突破,完成“去溢价化”的商业闭环。

在一切能省钱的地方省钱

为实现真正的物美价廉,奥乐齐努力简单、朴素,舍去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典型案例包括:专门调整货车挡风玻璃角度以降低油耗;推行整箱陈列模式——商品从货车直达货架,免去拆箱分拣流程。员工只需切开纸箱上盖,整箱商品即成为陈列单元,使12瓶牛奶的上架时间从19秒锐减至5秒,效率提升近三倍。

严选供应商与深度绑定

奥乐齐在中国沿用全球“单一供应商”策略,每个细分品类仅与1家核心供应商合作。

这种独家合作模式,既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又强化了对品质与成本的双重把控。通过集中采购量提升议价权,同时建立贯穿生产链的质量监督体系。

在生鲜品类尤为典型:推行“奥乐齐+供应商”双品牌标识。价签上除常规信息外,醒目标注供应商名称,将双方声誉深度捆绑。此举倒逼供应商严控品质,形成“品质过硬-销量增长-品牌增值”的良性循环。

多轮的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供应商自检-企业质检-第三方突检的品控机制。除常规批次抽检外,不定期直击生产线核查生产环境,从源头确保工艺标准落地。

四、持续的“低价”和有理由的“低价”

“专注用户进步,而非产品!”——克里斯坦森《与运气竞争》

在夯实三大“低价”基石后,奥乐齐推出与时俱进的低价创新策略——持续为“低价”注入新鲜和活力。这完美诠释了德鲁克与科特勒关于“持续为用户创造新价值”的核心思想。

以2024年"总有新低价"活动为例,覆盖生鲜、酒饮、日化等六大品类,部分单品降幅近40%,优惠周期跨越六周。尤为关键的是,奥乐齐为每次调价都给出新理由,突破传统促销的单一逻辑。

正因如此,奥乐齐的“低价”不仅让用户能以低价购得优质商品,更升维为品牌承诺的具象化表达和持续创造新价值的能力。

请记住这句话——“价值” 永远是顾客购买的核心考量,而每个时代的 “价值” 随着人群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追求 “绝对价值” 本质上就是永不停歇地适应变化!

五、懂整活的“低价”:“碰瓷”和情绪价值

娱乐我,不然就别来烦我!——Z世代宣言

当我们得知喜欢娱乐内容的人数与喜欢新闻资讯的人数比例高达 6:1 时,奥乐齐以娱乐营销破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碰瓷”营销

成功的 “碰瓷” 营销之道,需要精准选择 “碰瓷对象”,比如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麦当劳VS肯德基的经典对决,但更关键在于以幽默风趣的广告语一击即中,否则“碰瓷”就变成了“事故”!

2025年4月19日,ALDI 奥乐齐走出上海,在苏州与无锡同步开设江苏首店。奥乐齐直接在山姆停车场门口竖起公交站广告牌,这就是典型的“贴脸开大”:

比如,针对山姆标志性的 “大包装”:

    先 “吐槽”:“夸张!隔壁家的瑞士卷没吃完就过期了!”“痛心!别人家的可颂买一盒丢半盒。”

    夸自己:“幸好!奥乐齐超市小包装,买多买少都便宜!”“幸好!奥乐齐超市小包装,只买四个也划算!”

    并强调 “大份装一定更便宜吗?我们致力于实现小包装同样低价,小分量包装更适合大多数的家庭结构,为顾客提供更多自由度。”

事实上,奥乐齐选择小包装并非单纯为了与山姆区隔,而是基于真需求。以上海为例,奥乐齐采购团队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上海平均每个家庭人数 2.3 人”,将鲜牛奶规格从 1.5L 调整为 950ml,精准适配小家庭日常饮用量,避免大包装带来的浪费。

再看“碰瓷”山姆的 “会员费” :

    高喊:“传下去:逛超市不必买门票!”“买会员才能买‘好肉’?奥乐齐超市小份更新鲜,不花会员费也便宜!”

    “啥会员费?奥乐齐不用会员费也很便宜,哈哈哈哈……”

    最后,传递 “好品质、够低价不是特权,人人都应享受” 的理念。

这才是真正的“碰瓷”玩法,通过内涵友商巧妙凸显自身差异化价值。

趣味表达

2023年奥乐齐在上海地铁 “种蔬菜” 巨型广告和拟人化文案引发共情:“我好菜但便宜啊”、“我没胡说我真便宜”、“雪姨王琳,喊你捡便宜”等等。

当这种表达与打工人的自嘲精神共振,就会巧妙的消解传统广告的商业感,把“超值低价”的这些烂大街的信息植入记忆。

六、有身份的“低价”:“活力”调性和身份感

品牌是什么?品牌猿曾给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个人感知、集体想象和归属感的融合。

奥乐齐从不同角度来构建消费的身份认同:

比如,当“德国品质”的集体想象被“个人感知”验证后,就能转化为一种信任的归属。

比如,以“我好菜”“阿姨喊你”等风格持续输出内容,不仅激活Z世代自嘲文化,更形成奥乐齐“真实不装”的群体共识。

再比如,注重精明年轻人、办公室牛马、精明的上海阿姨等不同人群的表达。注意,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白领小资和中产人群描述,而是放低姿态,以共同消费观连接碎片化人群。

就这样一步一步,奥乐齐让大家把“低价”买出身份感,让低价消费升维为生活态度表达:

    务实主义:从精打细算的性价比到打破滤镜的朴实好生活。

七、“低价”奥乐齐的4个启发

纵观零售行业,践行“优质低价”者众多,为何奥乐齐突围成功?对比三大品牌得失可见关键差异:

网易严选:最早喊出 “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这一口号的品牌,并通过对接大牌代工厂,实现质优价低。但战略摇摆和执行力的欠缺导致高开低走。

京东:为应对消费紧缩和拼多多,2025年新定位和广告语“又好又便宜”。非常好的定位和策略,但执行中,东西便宜了,却不够好,更重要的它只是满足需求而没有创造新价值,大概率也是个不死不活。

名创优品的叶国富以死磕 “好货不贵” 赢得用户认可,以IP赋能持续创造新价值,越活越好几乎是必然。

结合奥乐齐的“低价”,我们得到四个启发:

启发1、零售行业的本质:信任

当低价承诺与品质保障深度绑定,价格数字便升华为信任凭证。消费者买单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品牌的确定性和依赖。

启发2、“低价”应是价值创造的副产品

“低价” 本身并非终极目标,通过供应链革新降低的成本,应转化为更优体验反哺消费者。本质是价值再分配的艺术。

启发3、持续创造新价值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零售行业的价值创造需要保持连贯性和持久性,唯有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新价值新体验新惊喜,才能获得持久动力和竞争优势。

现在回想大润发、永辉、国美等传统商超,他们的产品品类,他们的服务,他们的体验多久变化一次?

启发4、供应商是可持续伙伴,而非压榨对象

传统商超的商业模式压榨经销商是盈利方法之一,而新一代零售则不同,需要的是战略伙伴和共同发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奥乐齐 低价策略 零售 差异化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