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4月25日 10:41
又一家企业冲击“A+H”,锂电龙头中伟股份赴港,意欲何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伟股份作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领域的领先企业,正积极寻求在香港上市。尽管营收持续增长,但利润端面临“失速”的挑战。公司在镍系和钴系锂离子电池pCAM方面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然而,快速扩张导致融资成本高企,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尽管面临资金压力,公司仍坚持分红。此次赴港上市,或将缓解资金压力,助力全球产业布局。

📈中伟股份营收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2024年营收达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同时,收入集中度降低,镍系材料占比下降,新能源金属产品占比提升,增强了业绩稳定性。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从2022年的33.7%增长至2024年的44.5%,表明中伟股份在“出海”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利润端面临挑战,2024年利润下滑,融资成本快速增长是主要原因。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激进的扩张策略带来的资金压力。

🌱尽管面临资金压力,中伟股份仍坚持分红,实控人受益颇丰。赴港上市有望缓解资金压力,支持公司全球化战略和项目建设。

文 | 财华社

A股企业赴港潮流延续,在港上市的“A+H”股越来越多,涉及赤峰黄金(600988.SH,06693.HK)、美的集团(000333.SZ,00300.HK)、顺丰控股(002352.SZ,06936.HK)等150余家公司。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A股正在赴港途中,其中中伟股份(300919.SZ)已于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

营收持续增长,收入集中度下降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于2020年12月登陆A股市场,核心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包括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系材料、钠系材料,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另外,中伟股份围绕能源金属镍已形成近20万金属吨冶炼产能,生产的镍中间品除用于公司镍系材料自供外,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选择以中间品或进一步加工成高纯镍板对外销售。

根据招股书,自2020年以来,中伟股份在镍系和钴系的锂离子电池pCAM(正极材料前驱体)方面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出货量的领导者,且于2025年第一季度,中伟股份亦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的磷系pCAM供应商。

在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中伟新材的营收分别为303.44亿元(人民币,下同)、342.73亿元、402.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17%、12.95%、17.36%,增速放缓趋势较为明显。

分产品来看,2022年至2024年,镍系材料收入占营收的比重从81.2%降至40.2%;而新能源金属产品收入占营收的比重从0增至33.5%。不难发现,收入集中度在降低,有利于增强业绩稳定性。

分区域来看,2022年至2024年,中国内地实现的收入分别为201.24亿元、202.00亿元、223.39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6.3%、58.9%、55.5%;而海外市场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3.7%、41.1%、44.5%。由此可见,中伟股份近年在“出海”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这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或具有重要影响。

利润增长“失速”,原因何在?

利润端,2022年至2024年,中伟股份的年度利润分别为15.39亿元、21.00亿元、17.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9亿元、19.48亿元、14.67亿元;净利率分别为5.07%、6.13%、4.44%。总的来看,近些年,中伟股份利润端有些“失速”,并且在2024年遭遇了利润下滑。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伟股份的行政开支分别为6.87亿元、10.00亿元、11.57亿元,处于较高水平。

另外,2022年至2024年,中伟股份的融资成本分别为5.39亿元、8.41亿元、10.37亿元,快速增长的融资成本亦对利润形成了侵蚀。

中伟股份称,融资成本持续增加主要系为公司运营提供资金的计息银行借款及应付债券的增加所致。

数据则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伟股份的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110.4%、83.2%、97.2%,居高不下。

这是因为中伟股份在近年持续融资,在海内外进行扩张,建设了多个项目,资金消耗很大。好处在于,公司的业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在持续增加,市占率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成绩;而坏消息在于,这种比较激进的做法会导致公司资金链紧绷,财务成本高企,进而侵蚀利润。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景气周期时,这种做法可以带领公司快速上升,,但如果在不景气周期,这种扩张很容易导致企业业绩下滑、亏损甚至“血崩”。

而从行业的情况来看,2024年的锂电产业情况依然不算太好,不少锂电相关企业的业绩在2024年遭遇下滑,中伟股份并不孤单。

从中伟股份单季度业绩走势来看,2024年下半年的情况还要弱于上半年,引起一些投资者的担忧,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值得关注。

湘财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基本面来看,当前各环节供需持续回升,但多数环节产能依旧充足,行业整体开工仍不高。短期美国关税政策或对出口需求预期造成扰动,但动储国内市场中长期需求仍有望受政策延续和下游集采支持。行业格局看,供给端分化延续,需求普遍集中于头部企业,多数环节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同时叠加锂电材料部分环节产能不断释放,受制于产业链供给过剩及下游压价,材料端提价难度仍大,锂电材料价格及盈利多维持在低位。

不过,好的一方面在于,锂电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行业回暖值得期待。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但是中伟股份在2024年分红两次,年中每股派息0.28元(含税),年末拟每股派息0.36元(含税)。

而结合股权结构来看,实控人持有中伟股份过半的股份,因此过半的分红将落入实控人口袋。

虽然中伟股份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为了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部署,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但与此同时,如果成功在港上市将募得一笔资金,这也有助于中伟股份缓解资金压力,继续推进项目建设,这对中伟股份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伟股份 香港上市 新能源电池材料 财务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