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03日
谷歌揭秘:为什么他们长成键盘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Z世代在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中成长,他们习惯性地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并依赖于“民间可信度启发式”的“社会信息”实践,即通过评论区和社交网络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信息在社交圈的共鸣和情绪价值,而不是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 Z世代并不重视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他们更关注信息在社交圈的共鸣和情绪价值。他们习惯性地将判断真实性和重要性的工作“外包”给了志同道合、值得信赖的有影响力的人,并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信息,而社交媒体是经过算法处理的,筛选了他们关心和信任的内容。

🤫 Z世代的数字体验以信息流和视频流推送为主要形态,以杀死无聊为主要目的的“打发时间”式浏览。他们不阅读长篇文章,不相信任何有广告、付费墙或弹出式广告要求捐款或订阅的内容,并对“点击诱饵”式内容嗤之以鼻。

🚫 Z世代更相信“民间可信度启发式”的“社会信息”实践,即通过评论区和社交网络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信息能够在评论区引发热议,或者能够引起社交媒体上大量用户的关注,那么这个信息就一定是可信的。

🗣️ Z世代在信息获取过程中,更倾向于依赖“撤销文化”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他们会观察其他人在评论区说了什么,并以此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对于Z世代来说,查看其他人在评论中说了什么,这并不肤浅,反而关系到社交的本质。

💎 Z世代的信息获取方式并非完全不可取。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评论区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他们也能够通过“撤销文化”来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 虽然Z世代的信息获取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但他们也展现出一些积极的特征。他们能够快速地识别和判断“点击诱饵”式内容,并能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 Z世代的信息获取方式对传统媒体和信息传播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媒体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才能吸引Z世代的注意力,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信息。

💡 Z世代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判断信息的真伪?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来获取信息?

Z世代是在数字内容大杂烩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每天都要上网冲浪,刷短视频、浏览图片、第一时间掌握当下流行语并和朋友在社交媒体上互动,以及手机还会时不时收到新闻的推送。那么,这一代年轻人如何从数字化的垃圾中分辨出重要的、有用的或真实的信息呢?

很多人都好奇这个问题。社交媒体想要年轻用户,大众媒体想要观众和粉丝,教授想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学生不看书,似乎每个人都想了解现在的孩子。

在过去几年中,谷歌子公司Jigsaw专注于网络政治和两极化的研究。

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Z世代如何消化和理解他们在网上看到的内容。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工作能为 Z世代的 “信息素养 ”提供第一批深入的研究。但就在他们开始研究的那一刻,他们最初关于数字信息本质的假设轰然倒塌。

Jigsaw 公司首席执行官Yasmin Green说:“在实际研究的一周内,我们就扔掉了‘信息素养’这个专业术语。”事实证明,“Z 世代”并不会在线评估任何事物的真实性。相反,他们参与了研究人员所说的 “信息敏感性”——一种依赖于“民间可信度启发式”的“社会信息”实践。换句话说, Z 世代知道客观公正的新闻和人工智能生成的Meme图之间的区别,他们只是不在乎而已。

以下是对于这个人群的一些全新发现,Enjoy:

不做独立的新闻核实

Jigsaw的发现揭示了Z世代的数字心态。在上一代人费尽心机核对新闻真实性并引用信息来源的时候,Z世代却不屑一顾。他们只是阅读头条新闻,然后快速滚动到评论,看看其他人怎么说。

他们习惯性地把判断真实性和重要性的工作“外包”给了志同道合、值得信赖的有影响力的人。如果文章太长,他们就直接跳过。他们不想看太多可能会迫使他们过多思考,或让他们情绪低落的内容。

Jigsaw还发现,如果说他们阅读或浏览新闻有什么目标的话,那就是需要学习他们这些信息,以便在他们的“朋友圈”拥有谈资,能够在交谈过程中提供或者得到反馈,展现自己侃侃而谈的状态。

“守旧派会说,你必须最终关心真相。”Yasmin Green说:“Z 世代则认为‘你可以告诉我,你认为的真相和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眼里,一个说法是否成立不在于权威怎么说,甚至也不在于真相是什么,而在于这个说法在自己的社交圈能否产生社交共鸣和传递情绪价值。

通过社交媒体获得资讯

Jigsaw 的研究并不具备统计意义。他们并没有对一大批 Z 世代用户的数字习惯进行调查。相反,他们针对来自不同人口、阶层和性别的 13 至 24 岁年轻人的深度访谈。他们所做的就像人类学家在实地所做的那样——寻找定性的深度,而不是定量的数据。

但他们得到的反馈,常常超乎意料。年轻人基本上都说,他们觉得上网看新闻和社交互动没有什么区别。Z 世代的大部分数字体验都是以信息流和视频流推送为主要形态、以杀死无聊为主要目的的“打发时间”式浏览。

如果他们想回答一个问题或了解一些新知识,他们可能会求助于搜索引擎,但他们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信息,而社交媒体是经过算法处理的,筛选了他们关心和信任的内容。简而言之,他们十分依赖自我加强和自我屏蔽的信息茧房,认为重要的都会自动出现。并且,一旦有信息出现,就必须是重要的。

Z世代告诉研究人员,他们在数字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打发时间,愿意浏览轻松、无意义的内容。

他们不阅读长篇文章,不相信任何有广告、付费墙或弹出式广告要求捐款或订阅的内容。一位受访者对研究人员说:“如果你在做‘点击诱饵’,你对自己的内容就是没有信心。”哪怕新闻来源是 CNN 和《纽约时报》等媒体,如果他们都在做点击诱饵,Z世代会立即关掉那些文章。

对于Z 世代来说,网络世界就像 20 世纪 80 年代青少年电影中的分层而平庸的午餐室。他们不听 CNN 和《泰晤士报》等乏味的意见,而是从网上有影响力的人那里获得启发。因为他们会说Z世代喜欢的语言风格,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这会让Z 世代网民感到真实可信。

“Z世代会有一个或一群他们最喜欢的大V或网红,他们基本上会把自己的信任包办给这些人,然后他们就会对这个有影响力的人所说的一切无比忠诚。”Jigsaw 的研究主管贝丝-戈德堡(Beth Goldberg)说:“因为他们的所有信息都是从他们那里获得的。”

这并不意味着Z 世代没有其他世代的人聪明或勤奋,他们知道如何更深入地研究事物和处理信息。只是,通常情况下,他们并不想这样做。Beth Goldberg说:“他们在网上花费的时间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会利用批判性读写能力。如果他们是在为一场明知会发生的争论做准备,或者当他们必须做出关于学校或投资的重大人生决定时,他们会愿意处理调查事实的繁重工作。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在 'timepass'模式下漫不经心地消磨时间。真实性不仅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当涉及到饮食或健康等问题时,Z 世代会在自己的身体上进行尝试,看看是否有效。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安全的自我研究方式,主要是因为这不会伤害到其他人。如果新的饮食或锻炼方法对他们的身体 "有效",这比显示其对整个人群的影响的数据更可信。

“Cancel culture ”塑造了与生俱来的辨别信息能力

如果Z世代的信息流中出现了听起来像是事实的东西——关于什么是健康饮食的理念,他们很可能会直奔评论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知道网民们会很快揭穿任何假新闻,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对新闻或对新闻的特殊反应可能会被迫被撤销。

Z 世代不是通过传统的信息搜索来回答某个具体问题,而是通过在网上四处游荡来找出答案。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撤销文化’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们被训练得能够通过表现和不表现,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Beth Goldberg说,“他们从内部群聊或有私人订阅的关注者那里获得可信的信息,因此他们能够表现出自己是一个群体中的一员,并能表现出特定的社交信号。”对于 Z 世代来说,查看其他人在评论中说了什么,这并不肤浅,反而关系到社交的本质。

如果这代人会相信他们遇到的所有虚假信息,并且从不订阅官方新闻。Jigsaw 的研究人员也会担心这一点。但好消息是,Z 世代看到的故意的造假新闻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都是由少数用户制造和传播的,而不是通过算法散播到那些容易被骗的上网冲浪的青少年的眼中。微软研究院研究网络行为的经济学家David Rothschild说:“随便刷刷愚蠢的TikTok视频不太可能把人带入仇恨或错误信息的黑暗角落。如果他们到了那里,很可能是他们自己选择到那里的。”

如今,我们所有人都在减少电视或报纸等正式新闻内容的使用。和 Z 世代一样,我们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的一项发现表明,Facebook、Instagram、X 和 TikTok 上的大多数用户经常接触到新闻。

在 X 上,新闻最常来自媒体机构和实际从事新闻制作的记者。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新闻来自家人和朋友,无论好坏,你都已经知道他们的观点。但在 TikTok 上,由于其用户群过于年轻,消息来源通常是有影响力的人。他们收集、分析并提前消化其他来源的言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与其他平台相比,TikTok 上的用户说他们不太可能被看到的新闻“击垮”。别人已经做了艰苦的工作,他们得到的是内容提要。

正如善于规避点击诱饵的Z 世代所猜测的那样,Jigsaw 对他们网络行为的兴趣并不纯粹是学术性的。这家谷歌子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Perspective的软件,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新闻机构都用它来管理自己的评论区。新迭代的 Perspective软件采用了 Jigsaw 的最新研究成果,把那些包含温暖和“桥梁 ”般情感(如好奇心和逻辑思维)的内容,放到了评论区置顶。这样做的目的是在Z世代生活的地方-——通过滚动评论接触到他们,把他们变成订阅者。通过实践研究 Z 世代,Jigsaw 可以在他们的舒适区为他们设置更好的“陷阱”。

作为一个X 世代人,我天生就对有关后起之秀的各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你应该听听新潮一代是怎么说我们的。不过我得承认,我很担心 Z 世代会通过查看评论来决定该相信什么。所以,在互联网“深海寻珠”后,我想我最好去查一下。为了评估 Jigsaw 的研究,我进行了一次科学根本的检查:我查看了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看看有多少其他研究人员引用了这项研究。这是衡量某一领域对某篇期刊论文重视程度的标准指标。

然后我意识到,自己基本上是在查看评论。我们都这么做--我们寻找大量链接,寻找五星评论,寻找回复的内容。这些都是浏览现代社会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如此看来,新一代小孩也还不错吧?

不过,我还是想知道Z 世代自己会如何看待 Jigsaw 的研究。很巧的是,他们中有两个人住在我家,还叫我爸爸。于是,我把研究结果和一个问号emoji一起发短信给他们。

“是啊,似乎没错。”一个Z世代小朋友回答道:“但你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

我认为自己很幸运,这比Beth Goldberg得到的答复要多。“我们总是与受访者分享最终结果。”但是,当Beth Goldberg问她的研究对象对她的研究有何看法时,她得到的却是青少年看手机时的鸦雀无声。“我不确定有多少 Z 世代读过我们的论文。”她沮丧地总结道。没有评论区,也没有评论。

本文由经纬创投编译自Business Insider的The secret Digital Behaviors of Gen Z,Adam Rogers是 Business Insider 的高级记者。

头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纬创投”(ID:matrixpartnerschina),作者:经纬创投主页君,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Z世代 信息获取 社交媒体 评论区 撤销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