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 年)》,明确提出支持医药行业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方案聚焦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的建设,强调技术研发、监管科学研究以及伦理安全。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等组成联合体,打造标志性应用场景。同时,支持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验证和应用推广。福建省立医院已率先应用AI导诊助手,提升患者就医效率。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鼓励医药行业引入AI,支持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研发与监管。
🤝 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各方联合打造标志性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链协同。
🧪 支持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环节,推动技术应用与知识产权运营。
🤖 福建省立医院已应用AI导诊助手,患者可通过AI提前告知病情,选择更适合的科室,提升就医效率。
IT之家 4 月 24 日消息,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 年)》,主要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医院药企积极引入 AI 人工智能。
《实施方案》提到,有关部门将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
同时,有关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IT之家注意到,目前已有不少医学机构拥抱 AI 人工智能,以福建省立医院为例,用户在预约挂号时可以提前通过询问 AI 导诊助手告知自己病情状况,继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病情的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