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条消息在圈内传,新浪等主流媒体都做了报道: 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
小汇看到这条消息,第一时间是错愕了。
什么?小红书不是双休么?
后来问了小红书的HR,才知道,他们有大小周和单休的状况。
然后继续看了网上小红书的员工反馈,才知道员工对此的真实态度:心情复杂,笑不出来。
按理说这可是件大喜事,毕竟谁都不想周末还得背着电脑到处找咖啡馆。但问题来了:大家的表情好像不太对劲,没有欢呼雀跃,有些小红书的同事皱起了眉头。
开始琢磨:「等一下,加班费也没了?」
是啊,以前大小周虽然苦,虽然累,但至少每个月还能多领几百上千块的加班费,周末的辛苦还能换点真金白银安慰自己。
现在好了,这能明码标价的安慰也没了。
你可能会说:「不加班不是更好吗?谁喜欢加班啊?」
话虽然没错,但你别忘了,公司取消的是制度,可没取消你的活啊。
你懂这句话的含金量吗?
有人说:「取消大小周是行业趋势啊,字节、快手、得物早取消了,现在就剩上海那某家公司了。」
问题是,其他公司取消大小周之后,那些员工周末真的自由了吗?
这些公司的小伙伴了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
当然,公司取消大小周,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问题就是很多公司:你取消的是表面上的加班,却没能取消背后的加班文化。这种文化就像空气,你看不到摸不着,但你就是不敢不上班。
有一位在上海某大厂的HR告诉我们:以前的大小周,最多是身体累一点;现在的大小周取消,却变成了身体和心理都累,明明没要求加班,但你总觉得不干点活,心里不踏实,甚至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我不够努力?」
这样的状况好像挺普遍的。
说到底,打工人真正想要的不是「取消大小周」这几个字,而是想要一份明确的「承诺」:
休息就是真的休息,不再偷偷卷;上班就踏实上班,不再挤占周末;工作辛苦一点也没关系,但辛苦必须能换到钱。
如果取消大小周,意味着加班费没了、工作量不减、心里压力反而更大,这到底算不算进步呢?
不知道,这个答案可能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
最后小汇想说:真正的职场自由,不是公司发个通知取消加班制度,而是每个打工人都能理直气壮地关掉电脑、关掉手机,周末躺平也不会再有任何焦虑。
不然,「取消大小周」这五个字,看起来再漂亮,也不过是给你发了张「职场体验券」到期了,你照样还得乖乖上线加班。
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小红书,而是普遍意义上的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力资源分享汇”,作者:HRGO,36氪经授权发布。